第666章 衛青大破右賢王,曆朝皇帝直呼666(1 / 2)

劉徹心動之下,對著在場的諸多大臣們開口了。

“諸位卿家,朕打算立刻發兵進攻匈奴,如何?”

在短暫的安靜之後,眾人立刻七嘴八舌地反對。

“陛下,如今國庫空虛,實在是支撐不了大規模的用兵啊。”

“陛下,匈奴人內鬥就讓他們內鬥去好了,大漢何必參與呢?”

“先讓匈奴人自相殘殺幾年,大漢再出兵橫掃,方是上策。”

聽著群臣幾乎是一麵倒的反對,劉徹臉頰不由抽搐。

這些家夥,就這麼膽小嗎?

衛青非常平靜的坐在原地,沒有任何想要開口的跡象。

在這種國家大事上,衛青一般是不說話的。

在經曆了郭解和主父偃兩件事情之後,衛青也已經品出味道來了。

劉徹是不希望衛青參與到任何政事之中的。

任何!

衛青作為大漢名聲最大的將軍,隻需要安安心心的打仗。

其他時候,隻需要安靜地坐在那裡,當好一座雕像就是。

衛青就如同雕像一般,看著群臣反對劉徹出兵的提議。

【雖然向來喜歡一言九鼎,但劉徹最終還是無可奈何地聽從了群臣的意見,暫時不出兵。】

【伊稚斜也趁著這個機會,清算了那些效忠於單的勢力,讓整個草原所有部落都承認了伊稚斜單於的統治。】

【為了在接下來更好地乾涉匈奴內部,劉徹還給於單封了一個涉安侯的大漢爵位。】

【讓劉徹始料不及的是,於單因為在之前的戰鬥之中受傷,再加上逃亡時的奔波和疲憊,抵達長安沒幾個月後就死去了。】

【接下來的三年時間裡,劉徹忙於實行推恩令和休養生息,伊稚斜忙著鞏固統治,漢匈之間迎來了短暫的和平時光。】

【三年後,情況發生了變化。】

匈奴漠南王庭。

已經是單於的伊稚斜坐在上首主位上,雙目淩厲,不怒自威。

環視一圈在場諸多匈奴大小王侯,伊稚斜淡淡開口道:

“各位,河套地區已經被漢人奪取好幾年了,那是我們大匈奴的寶地,我們不能允許它長久的丟失。”

“也是時候準備一下,發動進攻將河套地區收回了!”

河套地區,無論對漢朝還是匈奴來說都是至關重要。

一方麵,那裡是非常優秀的牧場,誰占領了河套,都可以利用當地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來培養大量的戰馬。

另外一方麵,漢朝占據了河套,就無須擔心匈奴人對長安的威脅。

反之,匈奴人得到了河套,漢朝就必須大兵駐守關中,不能全力在其他方向上出擊。

河套對於兩邊來說,都是真正的兵家必爭之地!

從伊稚斜的角度來說,他畢竟是篡位。

草原上並沒有什麼“名正言順”的說法,但作為新任單於,伊稚斜當然也渴望用功績來徹底懾服那些表麵服從但暗中依舊蠢蠢欲動的匈奴勢力。

伊稚斜的話,立刻就得到了眾人,尤其是右賢王的同意。

很快,匈奴眾人就達成了意見。

以匈奴王庭主力和左賢王主力作為牽製,右賢王部主力則趁機南下,重新奪回河套地區。

匈奴人的大規模調動,很快就被漢朝方麵所得知。

劉徹聞言,不由冷笑。

“好個伊稚斜,朕都還沒有去找他的麻煩呢,他居然自己上門來找死?”

“哼,立刻調集兵馬,準備迎戰!”

【或許是伊稚斜真的太倒黴了,就在伊稚斜準備南下進攻漢朝的時候,草原上突然爆發了瘟疫。】

【不得已之下,伊稚斜隻能暫時取消了對漢朝的進攻。】

劉徹立刻找來了衛青。

“衛青啊,朕打算讓你出兵主動反擊匈奴,你意下如何?”

衛青想了想,開口對著劉徹說道:

“陛下,臣以為秋冬時節的確是不利於大漢進軍,後勤補給還有調動民夫等方麵都很不方便。”

“不如等到明年開春之後大軍再出發,這個時間段對大漢來說是最有利的。”

劉徹沉吟片刻,點頭道:

“好,就這麼辦!”

翌年,在劉徹的布置下,漢軍兵分兩路。

衛青為車騎將軍,是西路軍的主帥,率領三萬騎兵從高闕出兵。

在衛青的麾下共有四名大將,衛尉蘇建為遊擊將軍,左內史李沮為強弩將軍,太仆公孫賀為騎將軍,代國相李蔡為輕車將軍。

大行李息作為東路軍主帥、岸頭侯張次公作為東路軍副帥,從右北平出兵牽製匈奴左賢王所部,順便吸引匈奴人的壓力。

畫麵中,衛青一身戎裝,和長平侯府中的妻兒告彆。

霍去病走上前來,雙眼亮得嚇人。

“舅舅,下次我會向陛下申請,隨你一同出擊匈奴的。”

衛青笑著拍了拍霍去病的肩膀。

“好好在長安修煉你的技藝,匈奴人又不會長翅膀跑了,有的是你表現的機會。”

霍去病一臉遺憾地看著衛青帶著家將們離開,然後立刻進攻。

少年已經按捺不住,想要為大漢建功立業了!

蹄聲陣陣,衛青一路率領大軍抵達高闕塞。

此時,北方的積雪尚未完全融化。

馬蹄踏在大地上,黑色的泥土和白色的積雪翻飛,融化成泥濘的模樣。

衛青環視一眼在場眾將,開口道:

“這一次我們的目標是右賢王。”

蘇建是衛青的老部下了,聞言便有些遺憾地開口道:

“可惜了,那個什麼伊稚斜單於居然龜縮在漠南王庭,不敢出擊。”

衛青笑了笑。

根據之前的情報來看,伊稚斜這幾天應該就會動身,返回漠北龍城,在那裡進行祭天大典。

春天和夏天,匈奴單於一般都會在漠北度過,隻留下一部分騎兵駐守漠南王庭。

這主要是為了緩解草場的壓力。

如果長時間待在漠南,整個漠南的草場都會被數百萬頭匈奴人的牲畜啃得寸草不生。

必須要遊牧起來,才能讓草場滿足牲畜們的需要。

這也是為什麼衛青認為春天最適合出擊匈奴的原因。

此時的漠南,主要就是東北的左賢王部和西北的右賢王部,缺乏單於主力。

伊稚斜雖然也派了一部分的騎兵在雲中郡以南擺出了隨時進攻的態勢,但衛青並不認為那支部隊能造成什麼真正的威脅。

等到了秋天,單於庭主力再度回歸漠南,匈奴人就又會繼續南下過冬,對漢朝發動大規模侵略了。

衛青收回心中思緒,對著麵前眾將開口道:

“根據我們之前的情報,右賢王部應該就在陰山以西,距離雲中一千五百裡的地方。”

“我們這一次要用五天時間走完這一千五百裡地,從高闕塞出發,突襲右賢王。”

“公孫賀,你率你部直接北上去吸引匈奴單於王庭的主力,記得要大張旗鼓打出我的旗號,讓敵人以為我要去找匈奴王庭主力決戰。”

“其餘眾將全部都隨我出擊!”

聽著衛青有條不紊的安排,所有人心中的熱血都開始沸騰了起來。

和以往出擊匈奴時多多少少帶著幾分惶恐不同,如今的漢軍將士們都將出擊匈奴視為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那是絕對不會放過的。

“遵命!”

看到這裡,大明世界之中,朱高熾明顯有些驚訝。

“五天時間走完一千五百裡地?這強度也太高了吧?”

正常來說,騎兵的前進一天也就一百多裡地。

衛青一天要趕的路程可是足足翻倍!

朱元璋看了藍玉一眼。

藍玉會意,笑道:

“皇孫殿下有所不知,其實大明的騎兵也可以做到一天三百裡,前提是每個人要有三匹戰馬。”

“而且這種趕路方式是非常傷馬的,不能持久。”

“像衛青這樣,突襲完右賢王之後就沒有餘力繼續作戰了。”

朱高熾若有所思的點頭。

“原來如此,那豈不是有點浪費?”

朱元璋笑了起來,道:

“有什麼浪費的?隻要能達成戰役目標,那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

“慢吞吞的過去,匈奴人在原地以逸待勞,這場仗還不知道要付出多少才能打贏呢。”

大元世界,忽必烈緩緩點頭。

“一天三百裡,衛青這小子不一般啊。”

皇太孫鐵穆耳好奇地問道:

“皇祖,咱們大元的騎兵能做到嗎?”

忽必烈頓時哈哈地笑了起來。

“對咱們大元的騎兵來說,做到這一點可太簡單了。”

“嗯,大元的騎兵能日行兩百多裡整整一個月,這是天下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在場的大元將領們聞言,也都露出了驕傲的表情。

若是論日行千裡這種爆發力,當然是汗血寶馬和阿拉伯馬最強。

可如果說到持久力,絕對是蒙古馬當世第一!

蒙古馬,能在冰天雪地中奔馳,也能在中亞大漠裡行進。

能從漠北草原打到嶺南,也能從西域大漠殺到中歐!

正是因為有了蒙古馬的強韌耐力,蒙古騎兵們才能打下曆史上最遼闊的華夏王朝疆域。

頓了頓,忽必烈繼續說道:

“以衛青所在的那個時代,他能做到這種速度的突襲,是任何人都無法預想的。”

“衛青果然不愧是西漢王朝最強悍的將領,每一次出擊都能讓敵人無法預料,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若是他能生在大蒙古帝國,也絕對是不遜色於任何人的將星!”

鐵穆耳聞言,心中不由生出期待,看向金幕。

金幕中出現的是一大片草原上的營地。

這裡正是匈奴右賢王本部的駐紮地。

右賢王醉醺醺地喝著酒,看著麵前的匈奴女子們跳著有草原特色的奔放舞蹈,縱情聲色。

匈奴人可沒有什麼打仗的時候不能喝酒的說法。

一名將領見狀也是忍不住提醒道:

“右賢王,據說衛青已經從漢地出發了,咱們是不是也應該提升一下警戒?”

右賢王忍不住大笑了起來,噴著酒氣開口道:

“衛青距離我們足足有一千五百裡地,就算他用最快的行軍速度,起碼也得三天之後才能抵達,怕什麼?”

“等到後天我們再從容組織軍隊,等他過來就是了。”

“嗬嗬,他穿越了上千裡的路程,全體將士必然疲憊不堪。”

“本王在這裡養精蓄銳,到時候必然能將他一舉擊破!”

吹了幾句之後,右賢王又道:

“再說了,王庭那邊已經傳來消息,衛青的主力應該是衝著王庭主力去了。”

“咱們不必著急,等王庭主力和衛青分個高下之後,再做決斷。”

“也試試咱們那位新單於的手段嘛。”

右賢王說話時,看似醉酒的雙目中閃過一絲精芒。

伊稚斜突然殺出來奪得單於的位置,很多人表麵上順從,但內心之中多多少少還是有些想法的。

就比如這位右賢王。

當年伊稚斜隻不過是左穀蠡王,地位還在右賢王之下。

現在倒好,給他爬上去當單於了?

左穀蠡王都能當單於,憑什麼在左穀蠡王之上的右賢王不能當?

而且右賢王作為匈奴最高層,還知道一些彆人不知道的隱秘。

比如說——伊稚斜其實並沒有回歸漠北,而是秘密帶著王庭所有主力等待著衛青主力的到來。

如果衛青真信了情報之中伊稚斜已經北歸的消息,必然會錯誤判斷匈奴王庭主力的兵馬數量。

那時候,大漢赫赫有名的大將軍衛青恐怕就要死在草原上嘍!

右賢王想到這裡,心情一時間有些複雜。

他都不知道究竟是該期待衛青死呢,還是期待衛青贏了之後自己去撿漏單於的位置!

眼看著時間也差不多了,右賢王便下令結束酒宴,打發走了所有人,在侍女的服侍下醉醺醺地躺在了床上,迷迷糊糊的睡著了。

夜色中,一雙雙眼睛悄無聲息地出現在了營地外圍。

“就是這裡了,趕緊回去告訴大將軍!”

很快,在十幾裡地之外的某處山穀中,坐在火堆旁邊的衛青得知了這個情報。

“終於找到右賢王本部了。”

衛青也是鬆了一大口氣。

草原是非常遼闊的,和大海也差不多。

哪怕是右賢王本部的幾萬騎兵,在草原中也隻不過是灑入大海的一捧沙子。

能找到右賢王,這場戰役基本上就成功了一大半。

衛青環顧四周,笑道:

“大家今晚都好好休息,明天早晨,就是我們建功立業之時!”

太陽出來了。

右賢王的營地之中,開始陸陸續續有人起床。

洗臉的洗臉,喂馬的喂馬,整個氛圍相當的放鬆。

突然,營地外圍負責觀察的哨兵們驚慌地大喊了起來。

“敵襲,有敵襲!”

“是漢人的騎兵!”

這下子,營地中的諸多匈奴人頓時慌了,趕忙抬頭看去。

在東方的地平線上,無數漢軍騎兵洶湧而來。

短短幾分鐘時間,還沒等匈奴人做好準備,漢軍騎兵就已經猶如潮水一般殺入了營地之中。

匈奴人的營地就是單純的帳篷,並沒有什麼營牆、拒馬、壕溝一類的東西。

所以漢軍騎兵壓根就沒有任何阻力,直接就衝了進去。

一名匈奴將軍衝入右賢王的帳篷中,用力搖晃著他的身軀。

“大王,快醒醒,漢人殺來了!”

酒意還沒有完全散去的右賢王對於被打擾了睡眠這件事情非常的不高興,怒氣衝衝地睜開眼睛。

“你們就不能讓本王好好睡個……等等,你說什麼,衛青殺來了?”

右賢王瞬間酒意全消,猛然站了起來,衝出帳篷之外。

此刻整個營地中已經到處都是喊殺的聲音。

漢軍騎兵縱馬奔馳,見人就殺。

蘇建揮舞著環首大刀,一路連砍了不知道多少顆首級,心情極為暢快。

“死,都給老子死!”

在蘇建的身邊,無數漢軍騎兵一個個都奮勇爭先。

時機太好了。

匈奴人壓根就是一點防備都沒有。

甚至連像樣的陣型都組織不起來。

在這樣的情況下,漢軍完全就是一麵倒的屠殺!

軍功,全是軍功啊!

在軍功的刺激下,漢軍全體將士們都殺紅了眼睛。

哪裡有匈奴人,就往哪裡去!

漢軍兩萬多騎兵,化身一股股洪流,席卷了匈奴營地各處。

所到之處,匈奴人不是被殺得人仰馬翻,就是隻能倉皇逃竄!

右賢王原本還打算組織一下防守,但他很快就發現,整個戰局已經無法挽回了。

“衛青,衛青怎麼會這麼快出現!”

右賢王一臉的震驚,到現在都無法理解這件事情。

在右賢王想來,衛青就算是一路急行軍,也得至少三天才能趕到此地。

如果是正常的行軍趕路,那至少七天!

衛青的速度,完全出乎了右賢王的意料之外。

但右賢王甚至連憤怒的時間都沒有。

因為有一支漢軍騎兵已經發現了右賢王的王帳,正在朝著這個方向衝殺而來。

右賢王心驚肝顫,直接跳上了馬。

“撤退,快撤退!”

呼啦啦的,右賢王帶著數百名親衛奪路而逃。

很快他們就衝出了營地,消失在了草原茫茫的綠色之中。

在右賢王的身後,整個匈奴大營已經完全成為了漢軍的主宰。

“投降不殺!”

漢軍將士們口號充斥在營地每一個空氣的角落中。

許多匈奴士兵臉上帶著驚恐的表情,雙膝跪地,丟下武器。

“投降,我們願意投降!”

很快,衛青率領著大量漢軍,包圍了右賢王的王帳。

“跑了?”

衛青皺眉沉吟片刻,看向了一旁的輕騎校尉郭成。

“我給你兩千騎兵,你去追。”

“若是追出一千裡地還沒追上,就返回。”

郭成一聽頓時就來勁了。

這可是匈奴右賢王啊!

在匈奴內部僅次於單於、左賢王的第三號人物!

“請大將軍放心,末將一定完成任務!”

郭成風風火火,帶著兩千人就追上去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