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青目送郭成等人離去,隨後長出一口氣。
“好了,儘量收攏俘虜和牲畜,尤其是牲畜,儘可能地照料好,全部都帶回大漢去。”
蘇建有些疑惑地開口道:
“大將軍,每一次出征你都要讓我們儘可能帶牲畜回去,這是為什麼呢?”
衛青笑了笑,道:
“削弱匈奴人的戰爭潛力。”
一個國家的戰爭潛力,最根本的就是兩點——人口、糧食。
作為遊牧民族,牲畜就是匈奴人的糧食。
隻要能儘可能地削減牲畜的數量,那麼匈奴人不但口糧會減少,戰馬的數量也會減少,將來出生的嬰兒也會因為口糧不足而導致存活數量更少。
每搶到二十頭牲畜,就相當於殺掉一名將來可能會成為英勇騎兵的匈奴人。
這生意,穩賺不賠啊!
等盤點過後,衛青突然發現,俘虜中竟然有許多女子。
衛青愣了好一會,露出驚訝的表情。
“這裡不是右賢王騎兵軍營,而是右賢王本部的遊牧營地?”
蘇建眉飛色舞。
“是啊大將軍,這右賢王的老婆和孩子都被咱們抓了,而且咱們還解救了許多之前被右賢王部落擄掠來的大漢子民。”
“對了,這裡的牲畜數量也多得超乎我們的想象,至少有幾百萬頭!”
幾百萬頭?
這個數字讓衛青也都震驚了。
足足過了好幾秒,衛青才露出笑容。
“這真是意外之喜啊。”
原來,右賢王並不是帶著軍隊在這裡隨時準備南下。
右賢王是把所有的部眾都帶著,正好遊牧到了這個地方!
果然,在審問了幾個匈奴俘虜後,衛青得到了確定的答案。
右賢王原本的計劃是這兩天就帶著本部騎兵前進,去東邊一百裡地左右找個地方迎戰衛青,把老弱婦孺都留在這裡。
沒想到衛青神兵天降,五天跑完了一千五百裡,以遠超右賢王估計的速度出現。
右賢王甚至都沒來得及帶著騎兵離開老弱婦孺,直接整個部落都被衛青一鍋端了!
匈奴,漠南王庭。
伊稚斜單於聽著麵前斥候的稟報,本能地感覺到了不對勁。
“你說,衛青的騎兵主動撤退了?”
五天前,伊稚斜在得知南邊來的“衛青本部主力”騎兵大軍抵達五十裡之外後,就一直等待著衛青前來進攻。
畢竟伊稚斜散布的假消息是他本人不在這裡。
既然單於本人都不在,那匈奴人就不該主動去進攻衛青主力,不然就不合理了,可能引起衛青的疑心。
可讓伊稚斜沒想到的是,對麵的“衛青本部主力”竟然在五十裡的距離上呆了整整五天,然後就撤退了!
難道被衛青發現了本單於不在?
他怎麼發現的?
伊稚斜心中疑竇叢生,卻又得不到答案。
不過這樣一來,他也鬆了一口氣。
“衛青既然跑了,那就說明他是害怕本單於了。”
“哼哼,這下子,本單於的名聲也算是傳揚出去了。”
如果真的和衛青擺開陣勢打一場,伊稚斜心中其實也沒有太多的底氣。
衛青知難而退,伊稚斜覺得也可以接受。
就在伊稚斜開始得意起來的時候,一名匈奴小王狂奔而至,臉色蒼白。
“不好了大單於,剛剛得到的消息,衛青突襲了右賢王,右賢王已經敗逃!”
“什麼?”伊稚斜一下子就傻眼了。
“右賢王?怎麼會是右賢王?衛青的主力不是在這裡嗎?”
很快,伊稚斜就想明白了其中的關鍵,整個人的表情都變得扭曲了起來。
“混賬,本單於被衛青騙了!”
他已經徹底明白,自己中了衛青的障眼法!
之前那支所謂的“衛青主力部隊”根本就是假的。
真正的衛青主力,悄悄去偷襲了右賢王!
伊稚斜氣憤不已,在他身邊的諸多匈奴大小王也傻眼了。
一名小王怒氣衝衝地開口道:
“大單於,既然我們麵前的並不是衛青的主力,不如我們直接追上去,滅了他們!”
伊稚斜聞言頗為心動,但很快還是按捺住了情緒,緩緩搖頭道:
“不行,這裡距離漢朝的疆域太近了,不過才兩三百裡地。”
“衛青一定在事先有過交代,我們追不上了。”
眼下右賢王已經敗退,如果伊稚斜追下去,就隻能在漢朝境內進行決戰。
對於他來說,這可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吐出一口氣後,伊稚斜無奈地說道:
“我們再停留幾天,確認衛青撤軍之後,就回漠北吧。”
事到如今,勝負已分,再硬著頭皮打下去也沒有任何意義了。
長安城,皇宮。
劉徹站在校場外,注視著校場內的霍去病大殺四方。
很快,得勝的霍去病就騎馬來到了劉徹的麵前。
“去病兒,你做得很不錯!”劉徹笑嗬嗬地誇獎著。
早在幾年前,劉徹就已經將霍去病弄到宮裡來,進行悉心培養。
經過這些年的鍛煉,霍去病如今已經是宮中最為英武的少年將軍。
無論是行軍打仗還是個人武藝都非常出色。
霍去病嘿嘿一笑,對著漢武帝道:
“陛下,可否批準臣下次戰爭從軍?”
少年的臉上充滿了渴望。
劉徹沉吟片刻,道:
“你今年才十七歲,按照慣例來說還得三年啊。”
二十歲才是成人禮。
霍去病急了,忙道:
“陛下你剛剛也看到了,李敢他們早都二十歲了,不也是一樣被我打得屁滾尿流?”
“我隻不過是年紀小一些而已,論能力我比他們強多了!”
霍去病情急之下說話的嗓門自然也沒有去控製,不遠處的李敢等人聽到,頓時怒目而視,一臉不服。
霍去病回過神來,對著李敢等人做出了一個嘲諷的手勢。
“不服氣?等會再來啊,來多少次都一樣收拾你們!”
李敢等人對視一眼,默不作聲。
這方麵,他們的確是搞不過霍去病的……
劉徹看到少年們的意氣之爭,也不由笑了起來。
“好,你去和你舅舅說說,若是下次他願意帶你,那朕也不攔著你就是了。”
霍去病畢竟是劉徹外家的侄子,說起來也算是自己人,自然比李敢這些臣子們要更加讓劉徹放心。
一名宦官快步而來,一臉喜色。
“陛下,長平侯送來的捷報!”
“捷報?”一聽到這個詞,劉徹頓時激動,拆開了火漆密封的卷軸。
本來準備回去教訓李敢等人的霍去病也馬上定在原地,滿臉好奇和渴望。
劉徹拿出捷報文書一看:
“……俘獲右賢王所部小王十六人,男女部眾一萬七千餘人,牛羊馬等牲畜約一千萬頭。”
劉徹眉頭頓時舒展開來,放聲大笑。
“好,好個衛青!”
“果然不愧是朕的大將軍,果然不愧是大漢的長平侯!”
霍去病趁著劉徹開心,悄悄跑到劉徹身邊伸頭一看,也是一臉欣喜。
“舅舅好強,實在是太強了!”
“我將來一定也要和舅舅一樣強!”
劉徹心情大好,也不去計較霍去病的偷窺,而是笑嗬嗬地開口道:
“去病兒,你將來若是能和你舅舅一樣,朕也給你封個萬戶侯!”
霍去病一臉激動,道:
“陛下,一言為定!”
金幕中,一行行字幕浮現。
【這一戰,衛青出其不意,以驚人的速度穿越了上千裡草原,神兵天降般出現並突襲了右賢王本部。】
【戰爭的結果給了右賢王部落極為沉重的打擊,讓一直以來聲威赫赫於河西走廊、西域一帶的右賢王一蹶不振。】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露出欣慰的表情。
“衛青,果然每一次出戰都能不負眾望。”
扶蘇一臉激動,幾乎要跳起來了。
“衛青實在是太強了!”
蒙恬和王離對視一眼,都能看到對方眼中的震驚。
蒙恬沉聲道:
“衛青的戰法,大部分時間幾乎都是在行險。”
王離表情凝重地開口道:
“可衛青每一次行險都贏了,這隻能說明一件事情。“
蒙恬嚴肅開口:
“早在做決定之前,衛青就已經預料到了敵人的所有反應。”
“他看似行險,實則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這樣的人,實在是太可怕了!”
扶蘇看了一眼蒙恬,好奇問道:
“蒙恬將軍,若是你和衛青對陣,你有信心嗎?”
蒙恬微微一笑,自然而然地露出了名將的自信。
“彆說是衛青,就算是當年武安君白起在世,臣也一樣有信心取勝!”
“但臣也要說一句實話,若和衛青對陣,勝負五五分,臣也不敢保證必然取勝,具體的情況還得上了戰場才能分析。”
說話時,蒙恬臉上不由透露出幾分遺憾。
作為大秦王朝的頂級戰將,同樣是以暴打匈奴而著稱的名將,蒙恬其實是真的很想和衛青較量一番。
這是一種高手之間的惺惺相惜!
漢初世界中,劉邦得意洋洋,大笑出聲。
“朕早就知道,衛青出馬,那肯定是無往不利!”
太子劉恒臉上也是一陣驚歎。
“衛青出征至今,竟然從無敗績,簡直就是白起、韓信再世!”
俗話說得好,勝敗乃兵家常事。
再出名的將軍,也常有馬失前蹄的時候。
強橫如西楚霸王項羽,不也被劉邦打死在了烏江邊上?
那問題來了。
項羽輸過,都能被稱為蓋世名將。
從來沒輸過的衛青,又該是什麼級彆?
劉恒越想,心中對衛青就越是佩服。
以及,心中隱隱約約的自得。
衛青,可是大漢的名將!
是我劉恒孫子劉徹統治時代出的名將!
我作為劉徹的爺爺,與有榮焉也很正常吧?
曹參和周勃正好坐在一起,此刻也是忍不住低聲討論了幾句。
曹參道:
“老周,你覺得你能這麼打嗎?”
周勃苦笑一聲,搖頭道:
“太難了。五天一千五百裡,單單是趕路都要累死了。”
人累,馬也累!
打仗又不是說一出兵,嗖一下就到戰場,打完了嗖一下就能回家的。
這種長途快速奔襲,是最考驗軍隊意誌和主將能力的。
曹參歎了一口氣,道:
“我想了一下,我自己應該也做不到。”
“這個衛青,實在是太厲害了。”
周勃苦笑一聲,道:
“估計也就隻有韓信那個變態有希望做到了。”
曹參點了點頭,又歎了一口氣。
“這還真是後浪推前浪啊,衛青這個大漢的後輩,真是比咱們這些老頭子強多了。”
此刻,金幕中大片彈幕也是瘋狂湧出。
【光武帝劉秀:不愧是衛青大將軍,打這些匈奴人就好像收割草芥一樣。】
【宋太祖趙匡胤:若有衛青,朕不需要金幕的幫忙也能將契丹人滅掉了。】
【明太祖朱元璋:@宋太祖趙匡胤,那是因為你太廢物了。朕沒有衛青,一樣能培養出徐達和常遇春,把蒙古人趕回草原去。】
【昭烈帝劉備:若衛青大將軍能生在朕這個時代,跟隨朕一起把曹阿瞞的偽魏推平就好了。】
【魏武帝曹操:劉大耳朵,衛青出生也應該在朕麾下效力才能暴打匈奴,順便滅了你這個蠢材!】
西漢世界中,漢武帝看著滿屏的彈幕,也樂了。
“衛青啊,你看看,曆朝曆代的皇帝們可都是非常喜歡你呢。”
衛青嗬嗬一笑,非常謙虛地擺手道:
“諸位陛下們都謬讚了。衛青不過是一介馬奴,能夠僥幸為大漢和華夏做一些事情,那是衛青的榮幸。”
“大漢之所以強盛,還是因為陛下慧眼如炬,臣無非就是沾了陛下的光而已。”
劉徹越發高興,哈哈大笑。
“你呀,就是太低調了。”
一旁的霍去病看著金幕中播放的一幕幕,心中也是熱血沸騰。
這些戰役,都是霍去病當年沒有參加,僅僅是聽說過的。
如今能在金幕中看到戰役的具體情況,霍去病也有了一種生逢其境的強烈代入感。
這種感覺還真彆說,非常爽!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衛青率領大軍回到了長安城外紮營。
劉徹親自帶著使者來到了衛青大營之中,召集眾將。
眾將看到這個陣勢,也是非常震驚和喜悅。
天子城外親自迎接,這可是過往幾次大戰中都沒有出現過的大陣仗。
這一波,發達了!
使者高聲宣讀旨意:
“……拜衛青為大將軍,加封食邑八千七百戶,節製諸軍,位在丞相之上!”
眾人聞言,直接震驚。
都知道衛青肯定會被重賞。
但萬萬沒想到,這一波重賞竟然豐厚到了這種地步。
節製諸軍,位在丞相之上!
現在大漢的丞相雖然已經沒什麼權力,但依舊還是文武百官之首。
這可是潑天的榮耀啊。
但使者的誦讀還在繼續。
“封衛青長子衛伉為宜春侯,次子衛不疑為陰安侯,幼子衛登為發乾侯!”
一聽到這裡,眾人完全無法按捺住內心中的震驚,一陣低呼。
一門四侯!
這可是無以倫比的榮耀!
就算是之前的功臣集團,撐死了也就是一門雙侯。
衛青直接一門四侯!
這是大漢開國以來,絕無僅有的榮耀!
就連衛青本人都愣住了。
就在眾人都以為衛青是因為封賞而過度激動的時候,衛青大禮參拜劉徹,畢恭畢敬地開口道:
“臣幸得待罪行間,賴陛下神靈,得此大捷,皆諸校尉士卒力戰之功也。”
“陛下已厚賞臣,臣幼子尚在繈褓中,卻列地封為三侯,非臣之本意也。伉等三人何敢受封!”
“還請陛下收回成命,以功勞封賞校尉等有功將士,方顯陛下聖明!”
眾人聞言,眼珠子都要掉下來了。
衛青,竟然拒絕了一門四侯的榮耀?
如果說劉徹的封賞是前所未有,那麼衛青拒絕這樣的封賞,同樣也是前無古人。
劉徹本人也愣住了。
過了一會,劉徹露出了笑容。
“好,好個衛青!”
劉徹隨後當場下詔,冊封有功將士。
護軍都尉公孫敖為合騎侯;都尉韓說為龍岩侯;騎將軍公孫賀為南窌侯;輕車將軍李蔡為樂安侯;校尉李朔為涉軹侯;校尉趙不虞為隨成侯;校尉公孫戎奴為從平侯;將軍李沮、李息及校尉豆如意有功,賜爵關內侯。
【衛青婉拒三子封侯,力薦有功將士,讓劉徹一口氣封了十名部下為侯。】
【一時間,天下人無不震動,在讚揚衛青強悍武功的同時,更稱頌於衛青的人品。】
漢初世界中,劉邦先是瞪大了眼睛良久不語,隨後忍不住發出了一聲感慨。
“好一個衛青,他娘的,這可比韓信那個沒良心的強多了!”
“真是的,朕當年手下怎麼就沒有衛青這樣的大將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