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在劉徹的力排眾議下,李廣利被任命為主將。】
【由於大宛馬主要的產地是在貳師城,所以李廣利就被封為貳師將軍。】
李廣利自信滿滿地從家裡出發了。
臨走前,他的弟弟李延年前來送行。
對於這個弟弟,李廣利並無什麼好感,隻是非常冷淡地說了一句。
“沒事回來看看,你嫂子和侄兒們若是有什麼事情,你就和陛下說一下,陛下自會解決。”
李延年憂心忡忡地開口道:
“兄長,西域路途遙遠,又有戈壁大漠,此行務必小心啊。”
李廣利哼了一聲,傲然道:
“小心?該小心的是大宛人,而不是我!”
“等著吧,我回來之後,我們家就有一個新的列侯了!”
【對李廣利的任命,朝廷之中並非沒有非議,還是有一些反對的聲音傳到劉徹耳中。】
劉徹站在宗廟麵前,等待著李廣利的到來。
霍光和金日磾一左一右,侍立在旁。
陽光下,劉徹頭頂金冠熠熠生輝,為這位已經開始步入老年的皇帝增添了幾分威嚴。
旈珠輕甩,劉徹淡淡開口道:
“你們覺得李廣利當真不堪為主將嗎?”
金日磾沉穩地開口道:
“西域小國,對大漢而言不過是唾手可破。”
霍光道:
“隻要李廣利小心謹慎,想來此行當無甚問題,必能為陛下取回大宛馬。”
“大宛馬,哈哈。”劉徹笑了一聲,道:“這件事情傳揚出去,朕的罪行是不是又多一條了?”
霍光道: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國政大事,豈是黔首所能置喙?”
金日磾道:
“陛下千古功業,乃大漢開國以來之首。”
劉徹的笑容越發愉快了。
這些年,劉徹身邊的侍中來來去去,換了好幾撥人。
霍光和金日磾能一直出任侍中屹立不倒,自然也是因為得到了劉徹的信任。
“貳師將軍到!”
在群臣的注視下,李廣利單膝跪地,接過了劉徹交給的斧鉞和兵符。
這一次李廣利出征,劉徹給了他六千騎兵和三萬步兵。
並非是劉徹小氣,而是大漢其他的騎兵需要在此期間守備邊境,防止烏師廬單於突然南下進攻漠南草原。
大漢的邊境擴展到漠南草原上後,緩衝區的確是大大增加了。
凡事有利有弊,邊境往北擴展的後果就是長城作為預警防線效果不再,如今大漢需要更多的騎兵在草原上巡視,才能有效地在第一時間對內地進行示警。
以劉徹的性格,當然也不可能被動防守。
他也做好了準備,一旦得知匈奴主力前往西域方向去截擊李廣利所部,那劉徹就會立刻讓漠南的大漢騎兵集結起來,直撲兵力空虛的漠北王庭!
鏡頭一轉,已經到了漠北王庭。
“嗬嗬,這個劉徹想的倒是挺美的。”
“六千騎兵就想要讓本單於前往西域?真是把本單於當成傻子了。”
烏師廬單於對劉徹出兵的舉動展開了非常尖銳的嘲諷。
一旁的匈奴右賢王有些不太放心地開口道:
“大單於,如果咱們不發兵的話,大宛國恐怕會被攻破啊。”
車師和樓蘭在前,如果大宛國再被攻破的話,西域各國對匈奴的信任可就要大打折扣了。
一次保不住小弟,可以說是漢軍突襲,趙破奴動作太快的原因。
第二次還是保不住,以後誰還願意給匈奴人當小弟?
烏師廬單於看向了一旁的趙破奴。
“趙王啊,你怎麼看?”
趙破奴認真地思考了一會,道:
“不瞞大單於說,以我對漢朝皇帝的了解,如果漠北有機會的話,他是肯定會發出大兵前來的。”
烏師廬單於嗤笑道:
“就劉徹現在部下那群廢物,能有誰打得到王庭來?”
趙破奴提醒道:
“衛青和霍去病在成功之前也是籍籍無名的,大漢人口眾多,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再出現第二個衛青和霍去病了。”
烏師廬單於的臉色僵硬了一下,隨後笑道:
“這句話說得沒錯,所以本單於是絕對不可能上劉徹當的,哈哈哈。”
“好了,今日沒什麼事的話,就到這裡吧。”
眾人很快散去,趙破奴也回到了自己的營帳之中。
片刻後,趙破奴的兒子趙安國走了進來,低聲開口。
“爹,聽說今天匈奴單於找您去商議怎麼對付大漢的事情?”
趙安國是趙破奴最喜歡的兒子,上一次也是以親衛的身份跟隨趙破奴出戰,一同成為了俘虜,以及如今匈奴的一員。
趙破奴嗯了一聲,隨口將今天會議上的細節告知了趙安國。
趙安國大惑不解:
“爹,您怎麼把陛下的意圖說出來了?”
“如果大漢的兵馬能打到漠北,咱們正好裡應外合,重歸大漢啊。”
趙安國從小就是聽著自家老爹跟隨冠軍侯霍去病各種事跡長大的,心中對大漢的歸屬感自不必說。
為了父親,他願意投降匈奴。
但隻要有機會,趙安國會立刻回歸大漢,戴罪立功!
趙破奴笑了笑,道:
“傻孩子,單於明顯已經看破了陛下的企圖,若是老夫故作不知,那結果隻能是單於立刻把你我父子斬首。”
趙安國倒吸一口涼氣,道:
“這個匈奴單於,竟然如此狡猾?”
趙破奴歎了一口氣,道:
“若非如此,你我如今又怎麼可能身處王庭呢?”
“再繼續等等吧,總是會有機會的。”
趙安國重重點頭,道:
“希望那一天不會太晚!”
漢初世界中,劉邦看到這裡哼了一聲。
“這個趙破奴,可比某些人有良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