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這惆悵的一番話,讓眾人一時間無言以對。
過了好一會,劉恒才咳嗽一聲,開口道:
“總不可能一直輸吧?事不過三,這李廣利也應該能打贏一次了。”
劉邦哼了一聲,道:
“都說三歲看老,朕第一次西征就已經看透了李廣利,這個蠢材絕對不可能打贏的,不信你們就走著瞧吧!”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李廣利在出發的前一天,特地和丞相劉屈氂見了一麵。
“丞相啊,我這一次出征,家裡的這幾個犬子若是惹出什麼麻煩來,還請丞相幫忙看顧一二。”
劉屈氂哈哈大笑,拍著胸口答應下來。
“海西侯,你我之間是什麼關係?放心吧,都是一家人!”
李廣利笑著點頭,隨後叮囑劉屈氂。
“陛下最近病情是越來越重了,但是咱們大漢的儲君卻遲遲沒個著落,這可不是一件好事。”
“丞相若是有機會的話,不妨勸說陛下立昌邑王為新太子。”
“隻要昌邑王能登基,你我不但這輩子榮華富貴不愁,就連子孫後代也至少能有百年福澤啊。”
劉屈氂連連點頭。
“海西侯隻管安心征戰匈奴便是,此事我自有分寸。”
很快,李廣利三路大軍就出發了。
大軍出發沒多久,劉徹又一次患上了病。
金日磾和霍光兩名侍中輪流在劉徹的寢殿外看顧,每十二個時辰輪班一次。
終於,在禦醫的救治下,用了五六天的時間,劉徹的病情逐漸好轉。
丞相劉屈氂作為文武百官的代表,也進入寢殿之中前來探望劉徹。
看著虛弱不堪的劉徹,劉屈氂覺得之前李廣利交代的那件事情,也到了可以實施的時候了。
於是劉屈氂便對著劉徹說道:
“如今陛下重病,天下人心中都不安寧。”
“還請陛下早立儲君,好讓天下人有個盼頭。”
在劉屈氂看來,自己以丞相的身份說出這樣的話是合情合理的。
劉徹都已經登基五十一年了,今年是六十八歲高齡。
這種時候大漢國內竟然沒有一個太子,你讓天下的臣民怎麼想?
作為丞相,請皇帝立儲,再正常不過。
劉徹聽完之後沉默片刻,對著劉屈氂道:
“朕心中也有此意,就是不知道究竟要立誰為儲君啊。”
李夫人死後,劉徹最近這些年比較寵信的是趙夫人。
趙夫人還有一個很好聽的外號,叫做“鉤弋夫人”。
鉤弋夫人給劉徹生了一個小兒子,名字叫做劉弗陵,今年五歲。
為何李廣利急著希望劉徹立儲,關鍵原因就在於這個劉弗陵。
如果劉徹真的還能活個十年八年的,劉弗陵長大一些了,到時候就能以鉤弋夫人作為太後執政的方式接替皇位。
必須要趁著劉弗陵還小的這個時間點,及早地確立昌邑王劉髆的太子地位,才能安心。
劉屈氂此刻也是開弓沒有回頭箭,非常果斷地對著劉徹說道:
“陛下,昌邑王劉髆素來賢能,又對陛下極為孝順,老臣覺得昌邑王是最佳人選。”
劉徹聞言,臉色微微變化了一下,開口道:
“那弗陵呢?”
劉屈氂心中暗自吃驚,心道還是來了。
“陛下,老臣覺得劉弗陵皇子同樣也是很聰慧的,但過於年幼了一些。”
“昌邑王早已經成年,讓他來當太子,是對整個大漢最好的選擇。”
劉徹不置可否,過了好一會之後有些疲憊地閉上眼睛,開口道:
“朕乏了。”
劉屈氂自然明白劉徹的意思,起身告辭。
等劉屈氂離開後,劉徹再度睜開眼睛,雙目中是掩飾不住的怒火。
“這個劉屈氂,他是想要勾結李廣利,逼朕就範嗎?”
彆忘了,此刻李廣利可是帶著七萬大軍出征漠南,手裡有軍隊!
劉屈氂則是大漢丞相,借助皇帝劉徹重病的時候也獲得了一定的執政權。
一文一武,一內一外。
簡直就是一個標準的篡權組合啊!
劉徹覺得,這一定是李廣利在通過劉屈氂暗示。
隻要劉徹不願意屈服,那李廣利就一定會領兵打回長安!
劉徹冷笑著。
“還說弗陵太過年幼,嗬嗬,這意思是篤定了朕馬上會死?”
“朕才不會死,朕還會活很久很久!”
過了片刻,霍光走了進來。
“陛下可有什麼吩咐?”
由於不能打擾劉徹養病,霍光一般每半個時辰進來一次。
若劉徹睜開眼睛,就會詢問劉徹是否有命令。
待劉徹閉上眼睛,霍光便悄然離開。
劉徹緩緩地開口道:
“商丘成現在到什麼地方了?”
霍光有些意外。
劉徹詢問的竟然不是大漢主力,“上等馬”李廣利的位置,而是“下等馬”商丘成的位置?
不理解歸不理解,霍光還是非常迅速地做出了回答。
“啟稟陛下,五天前收到了商丘成的回報,當時他還在跨越丘陵。”
“按照時間推算,此刻商丘成應該是抵達漠北的浚稽山一帶了。”
劉徹冷冷道:
“你立刻給朕擬一道旨意,告訴商丘成,讓他儘快回師,不管任何情況!”
霍光心中越發震驚。
儘快回師?
那之前商丘成承擔的吸引狐鹿姑單於主力的任務呢?
霍光已經服侍了劉徹幾十年時間,任憑心中波浪滔天,臉上的表情都始終如一的鎮定,點頭道:
“臣明白了,這就去擬旨。”
霍光很快讓人拿來了筆墨紙張,當著劉徹的麵將聖旨擬好,交給病榻上的劉徹過目。
劉徹強撐著還有些虛弱的身體看完了這份聖旨,又命令掌管玉璽的太監拿來傳國玉璽在上麵加蓋,看著霍光用卷軸將這份聖旨給封好。
“動用八百裡加急,用最快的速度送去漠北給商丘成!”
霍光點了點頭,急匆匆地離開了宮殿。
剛剛走到宮殿下方,正好迎麵碰上來前來交接班的金日磾。
“怎麼了?”金日磾疑惑地看著霍光。
正常來說,霍光是不應該離開劉徹身邊的!
霍光舉起手中的卷軸示意了一下,淡淡道:
“八百裡加急。”
“嗯,剛剛丞相來見過陛下了。”
說完,霍光繼續快步離開。
金日磾看著霍光離開的背影,若有所思。
漢初世界中,劉邦的表情已經麻木了。
“好好好,這個劉徹真好,真好啊。”
“大軍剛剛出征,又有幺蛾子了。”
“朕真他娘的佩服這個劉徹啊,就是喜歡用李廣利。”
“上次李廣利出征西域,李家人搞了一個淫亂後宮。這次出征,又來一個逼立儲君。”
“朕就不明白了,李廣利是救過劉徹的命嗎?劉徹這混蛋小子就這麼願意讓李廣利去打仗呢?”
聽著劉邦的破口大罵,在場眾人都是一片默然。
倒不是不敢開口,而是大家都挺無語的。
劉恒揉著太陽穴,隻感到一陣心累,過了好一會才開口道:
“劉徹這小子是不是太老了,總感覺有點老糊塗了。”
“沒有之前那種英明睿智的模樣了。”
劉恒這句話說出來,不少漢初臣子暗暗點頭。
他們其實也早就已經看出這一點了,隻不過劉徹可是大漢的千古大帝,誰敢在大漢開國皇帝麵前說劉徹老年癡呆?
劉邦哼了一聲,非常不爽地看著劉恒。
“你的意思是,朕也有老年癡呆了?”
劉恒表情頓時呆滯,趕忙解釋道:
“父皇您誤會了,兒臣怎麼敢說父皇呢?”
“兒臣隻是在說劉徹這個孫子而已!”
劉邦撇了撇嘴,也不跟劉恒在這個問題上糾纏,而是歎了一口氣。
“其實朕也看出來了,哪天你們要是覺得朕老糊塗了,你們記得當麵和朕說。”
劉恒福至心靈,開口道:
“父皇莫要開玩笑了,您永遠英明睿智!”
幾乎是在同一時間,蕭何、陳平的聲音同時響起。
“陛下之英明舉世無雙,縱然百歲也是大漢最為聰慧的智者。”
“臣等的智慧和陛下相比猶如小溪比之江河,浮遊比之皓月,陛下正該執政大漢百年才是!”
劉邦被這同時開口的三個人都弄得愣了一下,笑罵道:
“你們這些人啊,彆的時候不敢說話,拍馬屁的時候倒是一個比一個花樣多。”
話是這麼說,但劉邦的心情明顯好了不少,雙腳翹到了桌子上,甚至還哼起了小曲兒。
劉恒和蕭何陳平對視一眼,都鬆了一口氣。
其實劉邦這段時間是有點老年人的特征了,頑固、執拗、易怒,就和金幕之中劉徹表現出來的一樣。
但他們可不敢把這話說出來。
巫蠱之禍可就在眼前呢!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鏡頭一轉,已經是匈奴王庭之中。
“嗬嗬,這個老劉徹,居然還真敢發兵過來決戰啊。”
如今匈奴的勢力已經滲透到了漠南,甚至可以接觸到漢朝的長城一帶。
故而李廣利等人剛剛出兵不久,狐鹿姑單於就已經得知了這個消息。
故而這一次,匈奴人有充足的時間來對漢朝大軍進行應對。
狐鹿姑單於畢竟是跟隨著父親且鞮侯單於多次擊敗漢軍,耳濡目染之下也同樣有著強悍的指揮能力。
和匈奴群臣進行思考、商議了一番後,狐鹿姑單於做出決斷。
“所有的王庭的輜重糧草,全部轉運至郅居水北岸,不要給漢朝人發現。”
郅居水位於王庭以西,當年趙信城的遺址附近。
考慮到後勤補給因素,這裡是最合適的。
“左賢王,帶領帳下部眾渡過餘吾水,用最快的速度前往狼居胥山以北的兜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