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輪台詔書頒布,田千秋巧勸劉徹(2 / 2)

數千萬人組成的大漢王朝,又該有多少矛盾,多少紛繁複雜的內部事務?

問題和矛盾永遠存在,這是必然的,任何一個國家乃至任何一個個體,永遠有問題、有矛盾。

關鍵並不在問題、矛盾本身,而是在於有沒有能解決問題和矛盾的能力。

有這個能力的人,就是人生強者。

劉徹發現了大漢即將滅亡的問題,並花費兩年的時間初步穩定了局勢,為解決這個問題指明了道路。

他讓大漢所有臣民都看到了希望,願意耐心地等待這個問題解決,而不是采取陳勝吳廣那種你死我活的態度。

這就是劉徹超越其他敗家子皇帝的能力體現,也是他能被稱為千古大帝的關鍵。

既能差點敗光家業,也能在徹底破產之前懸崖勒馬,重新讓家業增值。

劉恒感慨道:

“劉徹這小子,還真是這個係列盤點視頻中獨一無二的敗家子啊。”

東漢世界中,太子劉莊有些疑惑。

“田千秋?這人不是才剛剛擔任大鴻臚沒兩年嗎?”

“武帝陛下難道就不怕引起群臣的反彈嗎?”

一個看守漢高祖劉邦祭廟的低級朝廷官員,先晉升為九卿中的大鴻臚,再晉升為三公中排名第一,百官之首的丞相。

總用時,兩年!

這速度簡直比坐了火箭還快。

完全不符合官場的慣例。

皇位上的劉秀哈哈一笑,搖頭道:

“不,這恰好說明了武帝陛下在用人權術方麵的精妙。”

劉徹將田千秋這個“劉據派”官員提拔到丞相的位置,其實就是給全天下的官員們樹立一個示範。

今後想再升官,就老老實實搞劉據主張的休養生息,戰爭那一套行不通了。

而田千秋被提拔為丞相的精妙之處在於,這個職位確實很高,但沒什麼實權。

真正有實權的是“中朝”裡霍光、金日磾這些侍中。

給田千秋這個丞相的職位,其實就是一個榮譽性的獎賞罷了,當然不會引起官員們的反感。

最極端的例子,假設皇帝授予一個九品的官職治國大權,那大家搶破頭也會去當這個九品官的。

官員們最在意的永遠是官職的含權量,而不是官職本身。

從這個角度出發,若劉徹把田千秋提拔為侍中,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侍中從身份上是比丞相低了很多,但侍中是真有權啊。

這樣那些大漢兢兢業業做事的官員就真會生氣了。

大家都在論資排輩老實做事以在皇帝麵前求得更大的權力,你田千秋居然一篇奏章就插隊在大家前麵,獲得了臣子最大的權力?

不鬨起來才怪呢。

“原來如此,兒臣受教了。”劉莊恍然大悟,連連點頭。

千古大帝就是千古大帝,就連提拔一名臣子,裡麵居然都有這麼多的思考在裡麵。

劉莊突然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當皇帝是真不容易啊。”

劉秀笑嗬嗬地點頭,目光在滿殿群臣身上掃了一遍。

“誰說不是呢?”

劉秀,可能是有史以來權力最小的開國皇帝。

作為世家們擁戴起來的皇帝,劉秀不得不大量分權給世家以爭取支持。

河北世家和南陽世家,就是其中的頂流。

陰麗華和郭聖通的皇後之爭,就是這兩大地區世家集團反複爭奪的體現。

能在這種情況下穩住局勢,不讓國內生出亂子,順便還能發展國力,找機會擴大皇權。

劉秀其實真挺難的。

當然,難是難在金幕出現以前。

有了金幕之後,東漢內部的發展日新月異,劉秀也獲得了來自商人、工人等諸多新興階層以及軍隊的鼎力支持。

現在的劉秀是真正大權在握,才有了一個開國皇帝該有的樣子。

劉秀呼出一口氣,認真地對著劉莊開口。

“記住了莊兒,你今後無論任何時候,都要記住以金幕為師!”

劉莊雖然有些疑惑,但還是非常認真地點頭,表示明白。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輪台詔的頒布和田千秋就任丞相,象征著大漢內部關於國政方針是否轉向的爭論有了結果。】

【休養生息派全麵獲勝,持續了兩年的政治鬥爭宣告結束。】

【於是,另外一個全天下人都關心的問題開始擺上了桌麵。】

劉徹又生病了,病了好幾天才好。

作為文武百官之首,丞相、富民侯田千秋自然是必須要前來探望的。

劉徹一看到田千秋,就笑道:

“朕的車丞相來了。”

田千秋比劉徹年紀略小幾歲,也是六十歲左右白發老者。

故而劉徹特地恩準田千秋在宮中可以不像其他大臣一樣步行,而是乘坐一種特製的小車代替步行。

這也讓田千秋有了一個“車丞相”的雅號。

田千秋哈哈一笑。

“陛下恩重如山,臣謹記在心。”

田千秋對著劉徹恭敬行禮。

劉徹在病榻上,對田千秋拱手回禮。

一旁的太監早早就給田千秋搬來了一張坐席,放在了床榻邊。

落座後,田千秋詢問了一番病情和恢複情況,隨後就和劉徹東拉西扯,談起了家長裡短。

田千秋笑道:

“臣這幾天心裡也煩啊,臣家裡那個長子,真的是——唉。”

劉徹來了興趣,笑道:

“你和朕說說,朕說不定能給你拿個主意。”

田千秋如此這般說了一通。

田千秋的長子迎娶了一名女子,那女子給長子生了一個女兒,因產後並發症去世。

長子用情至深,不願意再續弦。

當時田千秋也就是個小官,他也不在意這個。

反正也沒啥家產,又有其他兒子能保證傳宗接代。

但後來,田千秋一飛衝天,當上了大鴻臚。

這下子可不得了,九卿之一,放在現代妥妥的副國級實權高官啊。

親戚們紛紛前來賀喜,家族的長老們舔著臉過來請田千秋出任田氏長安這一支的族長。

於是問題來了。

田千秋有長子,卻沒長孫!

你說你堂堂的副國級高官,家裡這麼不講究,像話嗎?

但偏偏田千秋長子這個大情種吧,就是不願意續弦,說啥也不肯娶第二個正妻。

田千秋本身呢,其實也是個情種,所有孩子都是唯一正妻生的。

所以他對長子的想法還是理解的,就和長子商量。

你不娶正妻可以,娶小妾生個孫子總行吧?

隻要生了孫子,可以讓孫子過繼到你亡妻名下,將來你死後還有人給你夫妻進獻香火,豈不是一舉兩得?

長子一聽也覺得有道理,就同意納妾。

一個妾肯定是不夠穩妥,田家發達了也不是沒那條件,於是田千秋在考察了一番,挑挑選選後一口氣給大兒子納了三個妾。

神奇的事情發生了,這三個妾居然都在進門的半年內陸續懷孕了。

緊接著,田千秋升任丞相,獲封富民侯。

這下子,三個妾肚子裡的娃重要性又蹭蹭地提升了。

誰是大兒子,誰將來就是丞相的長孫,就能繼承列侯的爵位!

第一個妾生了。

女兒!

剩下的兩個妾,這下子真是憋足了勁。

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兩女居然在同一晚分娩。

居然都在幾乎同一時間生出了兒子!

兩個妾都聲稱自己的兒子是先生出來的,應該是長孫!

更巧合的是,田千秋當晚因為要陪劉徹舉行郊祭,並不在長安城中。

長子在田千秋出任丞相之後也被提拔成為郎官,也跟隨在劉徹身邊。

兩父子回來一問府中眾人,兩個男孩誰先出生的?

這個說是李姓小妾先生的,那個說是周姓小妾先生的。

眾所紛紜,完全搞不清楚了。

劉徹聽完,忍不住哈哈大笑。

“田卿家,你這個列侯爵位,還真是讓人拚儘全力啊。”

田千秋無奈一笑,道:

“誰說不是呢?若臣還是當年那個看守太祖祭廟的小吏,怕也就沒有這種煩惱了。”

劉徹擺了擺手,笑道:

“你這事朕也管不了,你自己看著辦。”

劉徹可不想牽扯到這種事情裡去,這要是搞錯了,皇帝的臉麵都丟光了。

田千秋笑嗬嗬地開口道:

“老臣也就是給陛下解個悶,眼下既然確定不了誰是長孫,也就隻能看將來誰更賢能,更適合執掌家業了。”

劉徹點了點頭,感慨道:

“是啊,誰說不是呢。”

突然,劉徹回過神來,瞪了田千秋一眼。

“好你個車丞相,在這裡等著朕呢!”

這老東西,表麵說家事,實際說的是國事!

田千秋嗬嗬一笑,一本正經地開口道:

“這真是臣的家事,陛下若是不信,請派繡衣使者去臣家中一查便知。”

劉徹笑罵一句。

“就你個車丞相最滑頭,說話拐彎抹角的!”

“行了,回去吧,太子的人選,朕自然會給天下臣民一個交代。”

田千秋笑嗬嗬地站起來,對著劉徹行禮。

“臣告退。”

漢初世界中,劉邦嘖嘖稱奇。

“娘的,這些姓田的不愧是當年齊國王族,說話是厲害啊。”

“唉,你們說,朕的大漢怎麼就沒有這種會說話的臣子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