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劉弗陵成年禮,秦始皇道破權力對人心的掌控(1 / 2)

東漢世界中,劉秀看到這裡微微點頭,皇冠上垂落的旈珠隨之一陣晃動。

“霍光說的其實並沒有錯,大漢當時是需要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

作為親手終結了王莽新朝混亂,重啟大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劉秀對這方麵還是很有發言權的。

劉莊有些不解:

“不對吧父皇,那武帝後期再亂,也不可能比王莽偽朝的時候更亂啊。”

王莽的新朝那可是正兒八經的戰火延綿,席卷了整個北方。

也就長江以南的南方稍微好一點,可當時的南方人口占全國比例恐怕都沒有超過三成,基本上沒什麼參考性。

劉秀笑了笑,看向丞相宋弘。

宋弘會意,開口解釋道:

“太子殿下,武帝的主要問題並不是死人,而是在於大家太窮了。”

“所謂窮則思變,當全天下的人都窮,而且還窮了整整五十年,危機的爆發也就是一瞬之間。”

鄧禹讚同地開口道:

“誰說不是呢?霍光接手的大漢其實就是滿地柴薪,隻需要一點火星就能立刻點燃,蔓延全國。”

“此時彆說是開戰了,哪怕是匈奴入侵也必須要小心應對,儘量不征召大軍迎擊。”

耿弇嘿了一聲,開口反駁道:

“老鄧,你這話我就不同意了。天底下哪裡有被入侵還能不召集大軍反擊的道理?”

“大漢的老百姓不至於慫到這種地步!”

鄧禹笑而不語。

劉秀笑道:

“主要還是李廣利的兩次失敗,對大漢的國力折損太嚴重了。”

“唉,葬送在李廣利手中的大漢精銳可是超過了十萬人!”

十萬兵馬,對任何一個王朝來說都絕對不是一個可以輕易忽略掉的數字。

劉徹一朝出征,單一一路兵馬的最大數字也就十三萬人。

劉莊點頭,有些慶幸地開口道:

“還好這個時候的匈奴也陷入了內亂爭鬥之中,若是再來個烏師廬之類的單於,恐怕大漢就有大麻煩了。”

劉秀哈哈一笑,道:

“那也不至於。匈奴內亂是結果,導致匈奴內亂結果的本身就是大漢數十年如一日的戰略攻勢。”

“匈奴國力原本就不如大漢,還需要耗費資源來應對和大漢之間的戰爭,拖了這麼多代單於才爆發內部矛盾,已經是相當難得的事情了。”

衛青和霍去病在世的時候,大漢屬於用軍隊直接殺戮匈奴人。

等衛霍去世後,大漢則是靠著一次次戰爭來消耗匈奴為數不多的資源。

資源沒了,內部矛盾自然就多了。

偏偏大漢的戰爭還在繼續,資源還越來越少,內部矛盾自然也就越來越激烈。

內亂不爆發才怪了。

劉莊聞言,心中突然有些震撼。

即便是站在劉莊現在這條東漢世界線來看,匈奴都是有史以來人類最為強大的草原帝國。

但就是這樣的強悍帝國,竟然也被大漢用一次次的戰爭,活生生地拖垮了。

考慮到國情製度和地理條件的不同,大漢每次發動戰爭耗費的資源都必然比匈奴更多。

可以想象,大漢要做到這一點,究竟得投入多麼巨大的資源!

劉秀突然笑道:

“還好漢武大帝畢竟還是有點良心,沒有給老百姓打欠條。”

“不然的話,朕懷疑他能把欠條打到三十年之後去!”

劉莊不由無言。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霍光推行了一係列休養生息的政策,讓漢朝的國力得以從劉徹時代連續數十年的窮兵黷武中逐漸恢複過來。】

畫麵中,霍光一如既往帶著群臣議事。

“陛下,臣等已經形成決議,還請陛下聖裁。”

霍光的禮節和語氣也一如既往的恭敬。

劉弗陵遲疑片刻,突然開口道:

“此事是否值得商榷?”

霍光身體稍微停頓了一下,恭敬道:

“陛下說要再商量,那臣等繼續商量便是。”

又過一會,另外一名大臣站了起來。

“陛下,臣等皆認為,方才的方案就是最好的方案,沒有彆的可能性比這個方案更好了。”

劉弗陵沉默片刻,身體微微顫抖。

但最終,這位少年皇帝還是帶著幾分無奈的語氣點頭。

“明白了,就按照這個方案去做吧。”

霍光恭敬彎腰:

“老臣遵旨。”

散朝之後,劉弗陵臉色難看地回到了後宮。

“這個霍光,這個霍光!”

“表麵恭恭敬敬,但從來就不肯聽朕的任何意見。”

“還以為朕是一個黃口小兒嗎?”

劉弗陵憤恨不已,卻又無可奈何。

【皇帝劉弗陵很快發現,在缺乏其他人牽製霍光的前提下,尚未親政的自己對朝政大事幾乎沒有什麼發言權,整個大漢朝廷都在霍光的控製之下運轉。】

【必須要指出來的是,霍光控製之下的朝廷其實相當高效而有序,但這顯然並非劉弗陵願意看到的結果。】

【可惜不管劉弗陵怎麼嘗試,霍光畢竟都有先帝劉徹的遺詔,牢牢占據著大義,讓劉弗陵難以染指朝政。】

【劉弗陵隻能選擇等待。】

【隨著時間流逝,頗有幾分度日如年意味的皇帝劉弗陵終於迎來執政的第十二年,即將舉行成人禮。】

【成人禮之後,這位大漢皇帝就該正式親政,從霍光這位輔政大臣手中拿回皇帝該有的權力了。】

霍府之中,霍禹憂心忡忡地開口。

“爹,陛下馬上就要成人禮了,最近

已經越發蒼老的霍光表情依舊一如既往的平靜,淡淡道:

“人各有誌,這朝廷也不是老夫的一言堂,大家有其他想法很正常。”

霍禹急了,道:

“怎麼就很正常了?爹,陛下這幾年來對咱們霍家可算不上和氣!”

“彆的外戚,什麼時候受過這樣的提防?”

在上官桀被族誅之後,劉弗陵的皇後上官稚兒隻剩下了外公霍光這邊的親族,霍家也因此而成為了實際上的外戚。

隻是上官稚兒明顯並不受寵,即便是從少女初潮可以懷孕算起也已經足足有五年多時間了,卻從來沒有懷孕過一次。

反觀劉弗陵的其他嬪妃,都已經給劉弗陵先後生下三個女兒了。

霍禹對此事是非常上心的,還特地讓上官稚兒的母親,也就是霍禹的妹妹霍氏入宮去探知真相。

霍氏回來後,遮遮掩掩地說出了一個非常可怕的事實。

上官稚兒,似乎還保留著處子之身!

一個已經當上皇後將近十年的女子,竟然還是個處子!

從這一點就能看出,那位年輕的皇帝劉弗陵心中對霍家究竟有多麼的忌憚。

聽著霍禹喋喋不休的抱怨,霍光眼皮一抬,視線聚焦到這個長子身上。

霍禹身體顫抖了一下,乖乖地閉上嘴巴。

霍光淡淡道:

“早就已經教過你了,該等待的時候,就老老實實的等待。”

霍禹有些無語。

等,誰不會?

可再等下去,劉弗陵就成年親政了!

但霍禹也不敢繼續頂嘴,隻能悶悶點頭應諾。

時間一晃,劉弗陵的成年禮到來了。

元鳳四年春,正月初二。

在丞相田千秋、大司馬霍光的率領下,文武百官齊聚,對著劉弗陵大禮參拜。

“恭賀陛下成年!”

二十歲的劉弗陵頭戴皇冠身披龍袍,精神抖擻容光煥發。

“諸位卿家,免禮平身!”

眾人紛紛起身落座。

明明是一件大喜事,但這座大殿之中的氣氛卻有些微妙。

許多人的目光時不時地在皇帝劉弗陵和大司馬霍光的身上來回遊移。

接下來的事情,會怎樣發展?

劉弗陵同樣也在看著霍光。

這位年輕的皇帝,此刻又想起了十二年前,病榻上的父皇劉徹曾經鄭重交代過自己的那句話。

“若你親政後,四輔臣中依舊有人在世,你須先行忍耐,逐步掌控權力,然後殺了他。”

時光荏苒,四輔臣中隻有被劉徹親口指定為“周公”的霍光還在了。

這座大殿中,至少有七成以上的臣子,要麼是霍家子弟,要麼就是霍家黨羽!

劉弗陵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裡,曾經不止一次地後悔當年完全配合霍光除掉了上官桀、桑弘羊等人的行為。

哪怕這兩人之中有一個人活下來,如今朝堂中也不至於會變成這種一邊倒的局麵吧?

也罷,等親政之後,慢慢提拔親信,逐步扭轉就是了。

劉弗陵看著兩鬢已然接近全白的霍光,心中安定不少。

他已經很老了。

就在此時,霍光站了起來,手持芴板走到大殿中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