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2章 洪秀全的悲劇上半生,太平天國啟動!(1 / 2)

聽完洪秀全的話之後,在場的人齊聲道:

“謹遵太平天王大道君王之命!”

洪秀全點了點頭,看著眾人散去。

多年來精心籌備的“大業”,如今起事在即,他心中既是忐忑,又是激動。

漸漸地,洪秀全陷入了回憶之中。

洪秀全,廣東花縣(今廣州花都區)生人,本名洪火秀。

洪家在當地屬於比較大的家族,但若單單說洪火秀的這一家,家境則比較一般。

洪火秀的兩個哥哥都屬於目不識丁的文盲,隻有他被允許上學。

在家附近這一帶,洪火秀也屬於比較有名的聰明孩子。

從七歲上私塾開始,洪火秀學到十六歲,家裡再也供不起他的學費,於是他就回到家中自學。

附近的族人得知消息後大為震驚,紛紛慷慨解囊,湊錢給洪火秀繼續攻讀學業。

至此,洪火秀背負的就不僅僅是全家的希望,還有那些資助過他的族人之希望。

洪火秀迫切地希望能考中科舉,當個進士,將來好報答家鄉父老。

科舉有三關,關關都得過。

第一關就是在廣東省府廣州舉行的府試。

府試又分三關,首先得通過在老家縣城的縣試,然後前往省府廣州參加並通過府試,最後才能參加由廣東學政或者學道主持的院試。

通過第三關院試之後,才能被稱為“生員”,也就是俗稱的“秀才”。

當時的廣東省,每次府試都有至少上千人應試,但這上千人之中往往隻有十多個人能被授予生員資格,成為家鄉父老們嘴裡的“秀才”。

一千多個人,連考三場,最終必須要排名前十幾才能當上秀才,這難度其實已經很高了。

洪火秀的老家花縣當時是廣東省內最貧瘠、賊匪最多的縣域,他在當地能接受的教育水平可想而知。

從十來歲開始,洪火秀就不斷地參加府試,想要獲取秀才資格,但多次考試都失敗了。

二十五歲這一年,洪火秀再度來到廣州參加府試。

在考場之外,兩名基督教傳教士打扮的大清人熱情地迎上來,說了一通話。

“朋友,有興趣了解一下無所不能的偉大上帝嗎?”

洪火秀當場就翻了一個白眼。

“沒興趣。”

兩名傳教士似乎都習慣這種拒絕,依舊非常熱情地和洪火秀宣傳了一番,然後塞給他一本書。

《醒世良言》。

洪火秀不以為意,隨手收下。

這一次府試,洪火秀又失敗了。

回到家中,麵對父兄和前來打聽消息的那些族人失望的表情,無顏麵對的洪火秀隻能躲回自己房間。

四書五經這時候是沒心情讀了,《醒世良言》這本雜書卻被洪火秀無意間從行李中拿了出來。

昏暗的燈火下,洪火秀沉吟片刻,開始翻閱。

第一章:《真傳救世文》。

……

第四章:《聖經雜解》。

第五章:《聖經雜論》。

……

洪火秀翻閱良久,逐漸忘了時間。

但等到第二天起床,再看到父親和兩位哥哥日複一日地出門辛苦勞作的背影,洪火秀又重新拿起了四書五經。

又過一年,二十六歲的洪火秀再度通過縣試,來到廣州參加府試。(大清府試是三年兩次)

這一次,洪火秀看到了希望。

府試又分三場,分彆是貼經、辭章和策論。

第一場的貼經,洪火秀發揮極為出色,竟名列千餘名考生中的第五名!

這無疑讓他狂喜,感覺秀才乃至舉人,進士的夢想就在眼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