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9章 太平天國內部博弈,鹹豐新年好消息,忽必烈犀利評判(2 / 2)

“住口!”琦善勃然大怒,當場拍桌。

“你們是欽差,還是我是欽差?”

“讓你們怎麼辦你們就怎麼辦,彆廢話!”

畫麵中,清軍紛紛撤退,主動放棄了揚州城南邊的諸多營地。

太平軍的援兵也由此順利接管此地,取得了和揚州的聯係。

當然,琦善為了有所交代,還是派出小股兵馬和太平軍的援兵打了幾仗。

然後在附近找了幾個村子,殺了幾百顆腦袋,喜滋滋地載入功勞簿,寫奏折給京師方麵表功去了。

鹹豐四年的新年如期而至。

紫禁城內,各種張燈結彩,喜氣洋洋。

年輕的鹹豐皇帝坐在轎子上晃晃悠悠地前行,看著麵前熱熱鬨鬨的一切,臉上沒有任何笑容。

過去的一年,對鹹豐來說是不堪回首的一年。

他失去了自己這輩子最信賴、倚重的恩師杜受田。

他的養母博爾濟吉特氏也撒手人寰。

他治下的帝國遭遇了巨大挑戰,太平天國成為了心腹大患。

忠心耿耿的名將江忠源死在了廬州,江寧府被太平天國據為己有。

更要命的是,叛亂的太平天國北伐軍就在天津城外,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

於此同時,其他省份的各種起義,帝國主義列強不斷加深對大清的商業傾銷和利益掠奪,再加上黃河決口問題的再度發作……

“希望明年能有點好兆頭吧。”

轎子正好停下,鹹豐皇帝無聲地歎息一下,走向了禦書房。

禦書房中,幾名軍機大臣都已經就位。

但前不久剛剛上任的恭親王奕欣並不在其中。

讓奕欣當軍機大臣,本就是鹹豐礙於養母博爾濟吉特氏的情麵,勉強答應的。

鹹豐到死也不願意給博爾濟吉特氏一個皇後的名分,對博爾濟吉特氏的兒子、曾經和自己爭奪過皇位的奕欣又怎麼可能無條件信任?

博爾濟吉特氏的葬禮剛結束不久,鹹豐就隨意找了一個“操持葬禮不夠莊重”的理由,把奕欣的所有官職剝奪,讓奕欣繼續在恭親王府當一個富貴閒王去了。

想想都很扯淡,奕欣作為兒子,對自己親娘的葬禮怎麼可能會操持得不夠莊重?

隻能說鹹豐是連裝都懶得裝一下了。

總之,奕欣不再出現於軍機處這件事情讓鹹豐皇帝的心情好了那麼一點。

他坐了下來,示意開始今天的公務。

軍機大臣祁寯藻麵帶喜色,對著鹹豐皇帝連連拱手,開口道:

“恭喜皇上,賀喜皇上。”

鹹豐愣了一下。

“喜從何來啊?”

祁寯藻滿麵笑容地開口道:

“剛剛得到的消息,靜海的林鳳祥部賊寇已經被勝保、僧格林沁等將軍擊敗,狼狽南下逃竄了!”

“勝保、僧格林沁將軍正在繼續追擊,想來全殲林鳳祥部之捷報很快就會傳來。”

鹹豐愣了一下,隨後喜上眉梢。

“好,這就好,太好了!”

【對鹹豐皇帝而言,鹹豐四年剛開始就收到了太平天國北伐軍敗退的消息,無疑是一件巨大的好事。】

【那麼,在靜海戰場上又發生了什麼呢?】

鏡頭隨之一轉,來到了靜海,播放起了過去三個月的戰事。

靜海戰場上的情況,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

一句話總結就是——北伐軍缺乏糧草後勤補給,又遲遲等不到援兵,撐不下去了。

北伐軍在靜海駐紮的時候,已經是深秋時節。

沒過幾天,冬天就到來了。

北伐軍的骨乾是廣西、湖南老兵,一路上收攏的兵馬大多都是安徽、河南等地人。

天津這邊的冬天,對這些南方人來說是無法忍受的嚴寒。

偏偏北伐軍還缺乏後勤補給。

連糧食都沒辦法敞開供應,更彆提過冬的禦寒衣物,取暖木柴,過冬房屋了。

由於滄州的屠戮,直隸當地的士紳們都對北伐軍采取了敵視政策,拒絕援助並反過來剿殺北伐軍派出去搜集物資的隊伍,讓北伐軍的境遇雪上加霜。

在這樣的情況下,北伐軍出現了大批的凍死凍傷現象。

尤其是來自廣西的老兵們,凍死凍傷的幾率更是全軍之冠。

整個冬天,北伐軍凍死的人數就超過了一萬人,因為凍傷而殘疾、截肢的更比比皆是。

這讓北伐軍的戰鬥力急劇下降。

春天剛剛來臨,林鳳祥、李開芳就隻能帶著剩餘的數萬北伐軍從靜海突圍南撤了。

諷刺的是,由於太平天國的內鬥等諸多原因,在北伐軍突圍的前一天,曾立昌等人率領的太平天國援軍才從長江流域的安慶正式出發北上!

安慶,甚至比北伐軍的出發點揚州還要更南邊一些……

【北伐軍攻克大清京師的目標,也伴隨著這一次的南撤而正式宣告失敗。】

【接下來擺在北伐軍麵前的已經不再是如何取得勝利,而是如何在清軍的圍追堵截之中存活下來。】

看到這裡,大元世界之中,忽必烈不由搖頭。

“打仗哪裡有這樣打的,簡直就是亂彈琴!”

一旁的軍機處大臣伯顏點頭道:

“陛下所言極是,孤軍深入就是兵家大忌,還過了差不多一年才派出援兵,簡直亂來。”

另外一名曾經多次跟隨忽必烈東征西討的大將阿術麵無表情地開口道:

“若是一開始打定主意要閃擊京師,那就不該在懷慶府停留兩個月的時間。”

“繞過懷慶一路往北,徹底貫徹閃擊戰術的話,京師是有一定希望打下來的。”

跟隨忽必烈北伐哈拉和林,漢人世侯在大元朝廷頭號人物史天澤好笑道:

“明明是在中原打仗,北伐軍的方針卻好像是在草原上打仗一樣。”

隻有草原的戰術才是一路直撲對方首腦所在地,爭取一擊斃命。

史天澤又道:

“在靜海等待援軍也是莫名其妙,明明北伐軍以南方人居多,卻偏偏要在隆冬即將到來之際在如此北方駐紮。”

“這北伐軍的各種問題實在是太大了。”

忽必烈點了點頭,道:

“歸根結底,還是缺乏一個足夠有威望、有能力的領導人。”

“倘若是石達開來率領這支北伐軍,那攻克大清京師並非不可能。”

皇太孫鐵穆耳也發表自己的意見。

“感覺太平天國自從定都天京之後反而沒了進取心,洪秀全和楊秀清的主力都按兵不動,僅僅靠著蕭朝貴、馮雲山的舊部和石達開、韋昌輝兩個比較弱小的王去征戰天下。”

“這怎麼可能成功呢?”

忽必烈嗯了一聲,搖頭做出了評判。

“若是洪秀全親自西征,楊秀清領兵北伐,清朝縱然不立刻滅亡,至少中原和湖廣是肯定丟掉了。”

“隻能說,太平天國有這樣的領導層,北伐的失敗一點都不冤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