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試探(2 / 2)

經過五個多月的嘗試,針工局一個手巧的宮女終於抽絲剝繭成功紡出羊絨線,並且手工織出了這個時代第一件羊絨衫。

在這個時代,羊隻有肉和皮有價值,羊毛羊絨臭烘烘的,往往當垃圾扔了,隻有乞丐才會撿來塞在破衣服裡取暖用。

柔軟潔白的羊絨就不一樣了,在現代社會很受追捧,隨便一件羊絨衫也要幾千塊。

而現在的大清,貴族們還在用厚重的棉衣取暖,羊絨與棉花相比明顯更輕薄也更保暖,羊絨衫一經推出,必然成為爆款。

關鍵原料並不值錢,利潤相當可觀。

臭烘烘的羊絨羊毛與芳香潔白的原料之間,隻差了一點回春仙藤的根須粉末。

回春仙藤固然難得,不過郝如月早就在藥膳空間了找到了平替,物美價廉,量大管飽。

清朝的香料多以普通草本為主,普通香料根本去不掉羊絨羊毛上的腥膻味,不然也不能便宜了乞丐。

香料和技術都是自家的核心競爭力,香料掌握在郝如月手中,技術便要靠聯姻了。

那個巧手宮女的身份背景,郝如月早讓惠貴人查過了。出身上三旗包衣,阿瑪是包衣護軍參領,其兄長在內務府當差,官職不高,卻管著皇商。

郝如月做人有底線,割韭菜從來不割小韭菜,要割就割宮裡或者皇親貴族的大韭菜。

想要成功割到大韭菜,就得靠皇商幫忙了。

對方要品貌有品貌,要技術有技術,還自帶大客戶渠道,娶了她可保赫舍裡家長房一世的富貴,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聯姻的事,郝如月已經問過家裡的意思,全家沒人有異議。

畢竟綸布是庶出,除了有一副好皮囊,乾啥啥不成。唯一讓便宜爹感到慶幸的是,綸布雖然啥都學不好,卻也沒有學壞。

郝如月也側麵問過那個宮女,宮女聽說能嫁到赫舍裡家,睜大眼睛盯了郝如月半天才相信。

羞紅了臉說,要問問家裡的意思。

正好她的兄長就在內務府當差,也不用她自己去問了,郝如月讓芍藥跑了一趟,沒幾日便得到了肯定的答複。

不過這個宮女才進宮沒多久,還要好幾年才能放出宮自行婚配,所以郝如月才想給綸布求個賜婚,既體麵也能早早將人娶回去,幫長房度過難關。

這陣子淨幫倒忙了,郝如月從失敗中逐漸總結出一些經驗,比如皇上樂於助人的時候,千萬不能拒絕,比如不要在皇上麵前耍小聰明,更不能比皇上更聰明,再比如皇上也是人,也喜歡被人拍馬屁。

所以皇上樂於助人的時候,郝如月樂於接受,皇上問話的時候,郝如月實話實說,皇上提點她,她就精準拍皇上馬屁。

說完之後,用星星眼看著皇上,崇拜而期待。

康熙氣笑了,連說三聲好,將事情敲定,又問郝如月:“朕把大阿哥抱給貴妃撫養,你怎麼看?”

皇子的抱養問題,是她一個三品女官能置喙的嗎,最最關鍵的是她沒有看法。

這個問題遠遠超出了之前的經驗範疇,讓郝如月很抓瞎:“皇上天縱英才,這樣做自然有這樣做的道理。”

說了等於沒說,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誰知這一巴掌好像拍在了馬腿上,皇上忽然沉默下來,半天又問:“你想不想帶著太子住回坤寧宮?”

郝如月下意識搖頭:“坤寧宮是皇後住的地方,臣和太子搬回去了,未來的皇後住哪兒?”

也是實話。

結果皇上騰地站起來,什麼都沒說就走了,頎長的身影很快消失在夜色中,看著都嚇人。

郝如月:這廝真難伺候。

人雖然難伺候,辦事卻不含糊,答應賜婚便賜婚了。隻不過沒賜給綸布,直接將人賜給常泰做了側福晉。

常泰平白得了一個年輕貌美的側福晉,還是皇上賜婚的,自然歡喜,見到郝如月隻是笑。

郝如月憂心忡忡地問:“大嫂沒說什麼吧?”

常泰笑容依舊:“你大嫂又懷上了,本來也想把身邊的丫頭開了臉給我做妾室,這回皇上賜婚倒是省了。”

想了想又道:“之前你帶話回去,你大嫂就想將人攏到自己的院子裡,生怕綸布性子軟,反被人拿捏。可見你這邊都說好了,便沒吱聲。”

大嫂沒意見就好,郝如月又問:“那烏雅氏呢,她怎麼說?”

由嫡福晉變成側福晉,雖然是賜婚,終究不如嫡福晉體麵。

常泰聞言就不愛聽了:“我是嫡長子,將來要承襲爵位,如今又在乾清門當差,穿黃馬褂,難道還不如庶出閒散在家的綸布麼?”

“再說佟佳氏也不是個善妒的,能容人。”說到這裡常泰一臉滿足,“烏雅氏她自己都說,給我做妾比嫁給綸布體麵多了。”

郝如月:她能這樣想,當然是好。

烏雅氏很能乾,佟佳氏也是個能容人的,冬至節前赫舍裡家的成衣鋪重裝亮相,除了日常冬裝,還擺上了幾件雪白柔軟的羊絨中衣。

中衣一般都是用細棉布做的,貼身穿。

冬日天冷,熱身子穿冷棉布誰不是一身雞皮疙瘩,羊絨中衣就不一樣了,柔軟親膚,便是冬日剛從熱被窩裡起來即刻穿上,也不會覺得冰。

而且羊絨比棉布更輕更軟更親膚,體感簡直不要太好。

然而很多人看見售價便有些望而卻步了,還有人說風涼話,說什麼羊毛羊絨根本不值錢,羊絨中衣憑什麼賣這麼貴。

掌櫃給眾人解釋也沒用,羊絨中衣掛了小半個月都沒賣出一件,倒是用羊絨做的小兔子連體衣賣得很好,供不應求。

“不管什麼年代,小孩子的錢總是最好賺的。”常泰把成衣店的事說與郝如月知道的時候,郝如月由衷感歎。

連體衣用料少,對織功要求高,售價還低……小孩子的錢是好賺,可郝如月更想賺大人的錢,賺貴族們的錢。

於是她舉著大鐮刀想了好幾日,終於想到一個破冰的辦法。

這一日在書桌上用過午膳,康熙提起筆批閱奏折。這些奏折的主題都與戰事有關,一半主戰,一半主和。

仗打到現在,主張議和的人居然越來越多了,康熙氣得扔了毛筆,正想叫幾個主和的大臣過來罵一罵,梁九功走進來說戶部尚書圖海求見。

從察哈爾得勝歸來,圖海卸任禮部尚書,改任戶部尚書,明麵上看是平級調動,實則是高升了。

六部當中,吏部領銜,之後的實權部門便是戶部。

在戰爭年代,除非是南宋那樣的軟蛋,禮部的地位可能連工部都不如,算是小透明一般的存在了。

從小透明變成第一大實權部門的一把手,圖海可謂春風得意馬蹄疾。

康熙記得圖海從前是堅決的主和派,以為找到了一個出氣筒,便沉著聲音問:“彆告訴朕,你也是來勸和的。”

圖海看了一眼腳邊那根禿了毛的朱筆,心說還好不是,不然這支朱筆便是自己今日的下場了。

給皇上行過禮,圖海拱手道:“皇上,臣自請出戰,進剿王輔臣,讓叛軍難以形成南北呼應之勢。”

南邊三藩組團造反,北邊第一個響應的是察哈爾王,之後便是雄踞西北的陝西提督王輔臣,人稱“西路馬鷂子”和“活呂布”。

說他像呂布,一來是說此人驍勇善戰,一來是說此人義父太多,首鼠兩端。

而且這個王輔臣本來就是吳三桂的舊部。

他沒有第一次跳出來響應造反,而是排在了察哈爾王後麵,都算是康熙之前的思想工作做得好了。

聽說圖海自請出戰,康熙還怔了一下,等到滿腔怒火熄滅,才緩聲問:“你不是受傷了麼,都好了?”

西北的叛軍肯定要剿,考慮到圖海班師回朝不久,在察哈爾還被人一箭射中胸口,受傷頗重,便沒將他算在掛帥的人選當中。

圖海嘿嘿一笑:“多謝皇上記掛,臣受活佛保佑,此去察哈爾一路謹慎禦兵,並未驚動沿途百姓。大約是佛祖看臣一心向善,便沒讓臣受罪,將養這些時日,竟是全好了。”

康熙抬眸看他,半天才想起活佛保佑是怎麼回事,啞然失笑:“是麼,再好不過了。”

於是決定由圖海掛帥,進剿西北叛軍。

等圖海誌得意滿離開,康熙糟糕的心情緩解了不少,忽然問梁九功:“朕有多久沒見活佛了?”

活佛?什麼活佛?梁九功腦子差點燒冒煙才想起活佛的典故來,笑著回答:“回皇上,快一個月了。”

康熙想了想又拿起一支朱筆:“算了,再等等吧。”

等她想明白了他話裡的意思,自然會來請他。

話音未落,就見門口當值的太監進來稟報:“皇上,慈仁宮後殿派人來說,太子想皇上了。”

梁九功覷著皇上的臉色,接上之前的話頭:“皇上,還等嗎?”

然後又一根朱筆慘遭拋棄,皇上比圖海還要意氣風發地走出乾清宮,梁九功趕忙帶人追上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