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2 / 2)

從漁陽送來的奏疏,不隻有鹽場進度,還有趙嘉提出,經南宮侯幾人潤色的經濟之法。景帝看過之後,認為趙嘉年少有才,且不囿於現狀,隻要不長歪,可以補充進太子班底。

結果念頭剛剛升起,就有人敢冒大不韙,險些打亂他的計劃!

他都病成這樣,保不準哪天就要去見先帝,這個時候主動冒頭,找不自在,還想得好?

做你的春秋大夢去吧!

以景帝的脾氣,不怒則可,一旦震怒,勢必有人要倒大黴。

曆史上,直至漢武朝才犯法免官的灌夫,提前數年被天子問罪,罪名涉及到收受賄賂,豢養不法之徒,縱容族人漁奪百姓,侵牟良善,種種加起來,不殺頭也要流放邊地,終生不得返京。

慶幸灌夫不缺錢,輸錢入官,官職和爵位都沒了,好歹命保住,也沒被罰為隸,仍保有庶人之身。

不過經此一事,灌夫被景帝和太子徹底厭惡,除非奇跡發生,否則再無晉身之路。

朝堂上沒了勢力,門下賓客做鳥獸散,昔日赫赫揚揚的灌氏和張氏,一夕間沒落。

灌夫離開代國時,僅有一輛馬車,一名老仆和三四名健仆。數日前還曾宴飲的同僚,竟無一人出麵相送。

這還不是最糟糕的。

待他返回故裡,會發現族中田畝大半被奪,早年間修築的堤塘儘數被掘開。

灌氏和張氏一度橫行鄉裡,如今跌落塵埃,曾被欺壓的小吏和百姓正是有仇報仇,有怨報怨。數月時間內,兩族人幾乎不出門,出門就會被老者和婦人唾麵。

灌夫事發後,代王第一時間向景帝上表,聲淚俱下,闡明他對國相的所作所為全不知情。因有失查之責,他願接受朝廷處罰,並在表書中暗示,他願意以諸侯王身份上表,請朝廷重置獻費。

代王如此識趣,景帝自然不會不給麵子。當即派人前往代國,好生安慰代王,並且表示,既然決定上表,那就宜早不宜遲。

代王十分清楚,這份表書遞上,他就成了出頭鳥,站到各諸侯王的對立麵。

無奈的是,話已經說出去,不做就得罪景帝。

衡量是得罪宗親,還是得罪天子,代王很快有了決斷。

諸侯王勢力再大,漢朝之主終為天子。當年七國之兵夠強,財力夠勝吧,結果怎麼樣?還不是倒在朝廷大軍麵前。

越想越覺得自己站隊正確,代王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在大朝會上表。

諸侯王中的小透明,乾出一件絕不透明的事。

消息傳到諸侯國,各諸侯王都有點看不明白,甚至目瞪口呆。代王這是吃錯藥了?明擺著得罪所有諸侯王,日子不打算過了?

然而,獻費是高祖所定,如今雖名存實亡,到底沒有正式廢除。代王上表有理有據,還鬨心地提到礦產之利。各諸侯王想反駁都找不到太好的切入點。

難道駁斥高祖之法?

這是嫌自己命太長,活得太自在了吧?

景帝接下表書,當朝褒獎代王。

其後派遣使者往各諸侯國,話說得委婉,目的卻很直白:過往不咎,之前的獻費,朝廷不會計較。從今年開始,該多少是多少,不能繼續拖欠。也不能對百姓重複征稅,否則法不容情。

此舉無異於捅了馬蜂窩。

各地的奏報飛入長安,景帝看過,不怒反笑,將奏疏遞給劉徹,道:“仔細看,該怎麼做,想好再告訴朕。”

“諾!”

代王揭開蓋子,長安和諸侯王掰起腕子。

本該是風聲鶴唳,嚴防七國之亂重演,景帝卻一反常態,連日大酺,並許百姓酤酒,貌似早有應對之策,根本不在意諸侯王反叛。

消息傳出,本還蠢蠢欲動的諸侯王意外安靜下來。先前鬨得最凶的幾個,突然間偃旗息鼓,陸續上表,願意按照高祖時的規矩,將獻費送往長安。

這樣的變化讓許多人看不懂。

劉徹也有些不明白。詢問景帝,景帝讓他自己想。到長樂宮請安,竇太後提點兩句,仍是讓他自己琢磨。

傍晚回到宮內,見到捧著竹簡、讀得入神的陳嬌,劉徹直接坐到幾前,不用宮人服侍,自己倒了一盞溫水,仰頭一飲而儘。

“阿徹還在不解?”陳嬌放下竹簡,昏黃的燈光映在臉上,愈發顯得嬌豔無雙。

“不甚明了。”劉徹皺眉,手指摩挲著漆盞。他一度抓到線索,答案近在咫尺,眼前卻像蒙著薄紗,無法真正握在掌中。

“先前大母說,邊郡送來奏報,有鮮卑部歸降。”

“這事我曉得。”劉徹道,“草原生亂,匈奴欲屠鮮卑。”

“那阿徹是否想過,草原戰事結束,匈奴會如何?”

鮮卑沒有勝算。

無論從哪個方麵看,他們都注定是匈奴的手下敗將。

因為草原戰亂,去歲匈奴沒有南下,各彆部也不見蹤影。

戰亂持續到今歲,以鮮卑的實力,估計撐不了多久。一旦草原亂局平息,匈奴勢必會再次南下,而且發兵規模絕不會小。

天子病重,縱然是萬般遮掩,也不會半點風聲不漏。各諸侯王中,有曾經曆過文帝朝,聯係景帝反常的舉動,自然能推測出大概。

想到某種可能,劉徹的表情變了。

會是他想的那樣?

如果真是如此,父皇和大母的表現就全都能說得通了。

“我聽大母說過,血脈同根,手足同源。”陳嬌的聲音很輕,卻是字字句句,清晰傳入劉徹耳中,進一步肯定了他的猜測。

“外有強敵虎視眈眈,縱是不睦,亦會壓製下去。”

諸侯王再不滿景帝,隻要有點見識,就絕不會在這個時候生事。如果不管不顧,和長安鬨起來,被匈奴抓住機會,就是萬死不贖的罪人!

無論漢室諸侯是暴-虐-貪-婪,還是有這樣那樣的毛病,在對外的態度上,從來和朝廷保持一致。

說白了,漢室內部不和,也是打斷胳膊連著筋。外邊的敢起刺,想要趁機占便宜,信不信上一刻打出腦漿子,下一刻就刀口一致向外,砍得你生活不能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