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第192章請以才取士(1 / 2)

彆說前朝考慮這個問題, 蕭諶和蕭寧也就此事商量起來。

“你怎麼看?”蕭諶和蕭寧私下聊著,蕭諶等著蕭寧想出一個好主意,他這心裡有些拿不準。

“政事堂從六部中提拔,未無不可, 然今六部之人, 資格夠, 本事夠, 再考慮身份平衡朝廷, 便該是一世族,一寒門。”蕭寧從聽說鐵全和水貨要退那一刻起,亦考慮了這個問題, 心中所想無非是, 究竟誰更合適。

六部中人, 能擔此重任, 最重要是有宰相之才的人,是誰?

蕭諶握住了拳頭道:“你姑母未免沒有此心。”

這才是蕭諶一直最讓他難以下決定的事,越想越覺得煩憂。

不想蕭寧搖了搖頭,“姑母若是論資曆並不夠。”

倒是十分乾脆, 蕭諶意示她說下去, 蕭寧跟親爹一向不喜歡繞彎子,“許尚書與唐尚書。”

很顯然, 這麼兩位早年跟著他們蕭家混,一直都是兢兢業業, 相位, 若不是相們就那麼幾個,他們兩個也早該上了。

蕭諶一笑,“不錯, 他們兩位既有真本事,也有資曆在,的確合適。隻是你姑母處......”

哪怕蕭穎什麼話都不說,蕭諶也清楚,當官要說不想當宰相都是騙人的,他相信蕭穎亦有此心,一直都有。若是一直沒有空出來的位子,蕭諶不必憂心太多,自然,現在有了,他就不得不考慮。

“阿爹未免也太小看了姑母,姑母是這樣的人?”蕭寧一臉的不認同,以為蕭諶太小看蕭穎,她從來不是這等並無胸襟,也不考慮大局的人。

不能否認一點,蕭穎是想當丞相不假,可在她心裡亦有大局,知道比起旁人來,她差了什麼,她好在哪裡。樁樁件件,原本就不是因為蕭諶這個堂弟是皇帝,便可以肆意妄為的。

“本事你姑母是有,這看著你成為太女,你姑母未必不會心急。有些話我也不方便去說,你記得跟你姑母說說。”蕭諶小聲叮囑蕭寧一句,他還不是擔心人心隨蕭寧之故而微變?

蕭諶這麼想也不能說是錯,畢竟都是親人,也擔心一個不慎真鬨出什麼事,蕭寧特意去說一說,也是好讓蕭穎寬慰些。

這要不是親人,蕭諶才不會在意對方怎麼想。

“唯。”蕭寧應下,“提相一事,當以政事堂諸公共議。”

“這樣的人選,他們是不會有意見的。”沒了水貨和鐵全這兩位搖擺不定的人,其餘人都是一心為大昌好,盼著大昌能安寧的人。蕭諶和蕭寧屬意的人選,且讓他們自己說說,有何不合適的?

蕭寧道:“就算沒有意見,該走的程序還是要走。”

萬萬不能不把程序當回事,若不然直接讓蕭諶下詔就是了,何必定下這番規矩。

“好。”蕭諶才剛教了蕭寧,現在斷然是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臉。

蕭諶想起另一回事,“你這婚期在即,該備的都備妥了?”

說實話,蕭諶更想看看蕭寧對於將要結婚一事,究竟是何想法。

想當年就算自小跟莫憂定親,成親前的一段時間他那叫一個坐立難安,現在看看蕭寧,應該怎麼說呢?一點都不像是要成親的人。

蕭諶不由地捉了捉頭,越想越是不安,總怕蕭寧成了親,越發過得不好。

“自有禮部和宗正操辦,我隻要配合他們量身衣裳,記住程章即可,都準備妥當了。”哪怕離成婚的日子還遠著,蕭寧是該備的都已備好。

蕭諶實在忍不住地靠近蕭寧問:“你這樣子,我看得心裡七上八下,實在拿不準你是樂意還是不樂意?”

婚事都定下了,還送糾結之前的問題,樂意或是不樂意?

蕭寧眨了眨眼睛,“自然是樂意的。隻是婚事不必我插手,我得去多幫忙才算樂意?”

“你這臉上也沒有歡喜的樣兒!”蕭諶吐槽之。

引得蕭寧翻了一個白眼,再也忍不住地道:“我難道還得天天掛著一個傻笑在臉上,讓天下人都知道,我要成親了,我馬上就要有男人了?”

這話說得,蕭諶不由地咳嗽起來,連忙解釋道:“不是這個意思?”

蕭寧無聲地望向他,那你是個什麼意思?

蕭諶一塞,無力地揮揮手道:“罷了罷了,不說了,不說了。你樂意就好,這要是不樂意,就算詔告天下那也一樣可以反悔,你不用擔心。”

話聽著叫蕭寧心中一暖,上前抱住蕭諶的胳膊道:“阿爹,我是真樂意。要不是樂意,我才不會同意。”

“那倒也是,從小到大,你什麼都吃,卻是從來都不吃虧。”蕭諶能夠一直安慰自己的也僅此而已。

蕭寧笑道:“那是,從前我都不肯吃虧,現在更是不會。”

行吧,隻要蕭寧沒有不高興,蕭諶也不多問。

“不能讓你姑母七相之位,可以擔丞相之名,你之前想出的主意不錯。這六部尚書,若是本事不錯,也是願意辦事的,便讓他們入政事堂,共議朝事。”蕭諶又繞回公事,輕聲同蕭寧叮囑。

參知政事,若是都能掛上這個名,縱然不入三省長官之列,亦是宰相。

“那就不能隻姑母一人。”蕭寧眨了眨眼睛,這裡頭的彎彎道道,蕭寧一個想出這等主意的人,自是最明白。

“那是自然,若隻是你姑母一人,未免太顯眼。”

蕭諶答得理所當然,宋辭的事蕭寧都想好了,蕭諶現在不過是順水推舟。一道頒下詔令,如此亦無人不喜。

自此,大昌朝更是開啟了群相製,相權被分,亦為帝王能耳聽八方。

“刑部尚書與戶部尚書一職你看?”提那麼兩位為相,他們現在的位置也得有人接手。

“仁侯為戶部尚書,至於刑部尚書,可令人舉薦。”蕭諶心下亦有人選,蕭寧一問,他便立刻答來。

蕭寧也是想不到刑部尚書的好人選,蕭諶如此道來,又補了一句,“可讓許尚書舉薦。”

刑部執掌天下要案,審查天下要案,這是大昌律法代表的地方,是以一部尚書,必須好好選。

蕭寧頷首,蕭諶一眼瞥過她,“行了,沒什麼事了,自忙去。我要見程永宜。”

這急於將蕭寧打發去,隨後又要尋程永宜,蕭寧眉頭跳了跳,有心想問問,話到嘴邊,蕭寧又給咽了回去,乖乖地退去。

這番舉動引得蕭諶乾瞪眼,嘟囔道:“連問都不問我尋程永宜做甚,你這是心裡有數,亦或是不在意?”

啊,愁死個親爹了啊!

蕭寧才不管蕭諶怎麼愁呢,蕭諶見程永宜不是應該的嗎?

程永宜現在還是達侯,隨周興他們一道出去,沿途所見之國,他國與大昌有何不同,有何相同,難道蕭諶能不想知道了解?

“殿下。”蕭寧從蕭諶處出來,便往政事堂去,同時蕭寧也想到一個問題了,從前她是公主時,兼尚書令沒什麼問題,現在她都成太女了,儲君,還要領尚書令之銜嗎?

果然是都無視她是尚書令這一點了嗎?

“殿下。”蕭寧剛回來便失了禮,難免讓人一頓,不解地追問一句,以確定蕭寧是不是有什麼事。

蕭寧被喚得回過神,連忙道:“無事。我是想到一些小事了。”

就算不是小事,也不宜在此時多說,蕭寧算了算日子,問起:“以令無類書院的學子前來,什麼時候到?”

無類書院,這些年人才輩出,就算是從前怎麼都覺得蕭寧辦起這個學院不對勁,不應該的人,如今態度亦全然不同。

雖然無類書院依然還在蕭寧名下,可這無類書院為天下培育人才,有目共睹,誰還能把一座養天下學士的書院當作不存在?

政事堂諸公都清楚,蕭諶硬氣地撤了那麼多官員,一個不留,那就意味著須得尋人替補。

人倒不是說沒有,隻是一下子抽來那麼多人,並不容易。

蕭寧養了無類書院這些年,為的就是將來有一天,不管發生任何事,朝廷不至於無才可用。

區區二三十人換下便換下,天下間想當官,又能當得好官的人多了去,她用不著為了這二三十人操心。

無類書院有不少成績優異的人,官位空下了正好,蕭寧不用費心怎麼把人塞到哪兒去。

“再有三日該到了。”蕭寧一問,負責此事的明鑒馬上答來。

“水公、鐵公兩位退了,該商量以何人入政事堂。先前我提出雖不為三省之長官,可為參知政事,同為政事堂之人,最近忙著旁的事,倒是把這一樁忘得差不多了,如今我是又要舊事重提,諸位還是之前的想法?”蕭寧提問,也是等著他們給個答案。

姚聖眉頭跳了跳,大昌實在是開一代先河。

想自古以來,宰相隻一位罷了,大昌倒好,一口氣整出七個,好嘛,七個就七個,名額一多,大家機會也就多了。

好不容易才適應,現在好了,蕭寧覺得七個不夠,想再尋幾個人一道幫忙。

“殿下,凡事不可過度,若是過了,就顯得不值錢了。”姚聖隱晦地提,蕭寧低頭一笑,“雙拳難敵四手,一個宰相能做的事有多少,一群宰相能做的事又有多少,有結果在,假不了。”

這一點姚聖不能否認,還是忍不住小聲地道:“那也不能多多益善。”

說得那叫一個苦口婆心,蕭寧這回不笑了,板起一張臉道:“你的意思我都明白。我就一個初衷,希望用心辦事,辦好事的人越多。政事堂事務本就繁多,我須得考慮你們的身板,累出個閃失,心痛的還是我們。”

姚聖細細一品,也不能說蕭寧說假了,隻是相較而言,丞相是忙的好,還是不忙的好?

這是一個讓人不得不深思的問題。

丞相忙的話,是國家大事太多,亦或是底下的人太過無用,怎麼都好像並不怎麼好!

“況且,可為丞相,隻因無宰相之位,倒是讓委屈了,何必呢?”蕭寧也是為人著想,並不希望因一個頭銜事宜,最後鬨得大家都不開心。

姚聖不吱聲了,反正蕭寧總有許多理由,每一個理由道來,總有她的道理。

“那事情就這麼商量著了,稟於陛下後,便以推行。”蕭寧一看其他人都沒什麼意見,最是不認同的人就是姚聖,現在姚聖不都同意了嗎?

“那誰是繼水公和鐵公二人?”明鑒可沒有忘記這一條,連忙詢問蕭寧。

“你們可以舉薦。”蕭寧和蕭諶就算心裡已然有數,還是不急於公布答案。再說了,這個答案就算要公布,也該由蕭諶,絕不是蕭寧。

明鑒挑了挑眉頭,其實這君臣關係,哪怕有些事大家心裡都有數,隻要各自不說出來,就得要猜。

身為皇帝,儲君,若說連這補位丞相的人是何人都不知道,這皇帝和儲君怕是也快當到頭了。

蕭寧不說,自有她不說的理由,讓他們舉薦,心中認為有合適人選的人,自然還是要舉薦的。

“另外,從無類書院而來的人,所有人員須經過考核才能任命,任何人都不例外。”蕭寧又提了一句醒。這個事情已然同蕭諶商量過。現在隻要下頭的人配合行事,此事便可完成。

明鑒一愣地問起,“先前也是考。”

“這一次考來有些不同,一應題目我們商量再定下。若是此事可推行,便可成製,一應取才皆按此推行。”蕭寧算是說得客氣,畢竟科舉取才,這是中華幾千年總結出來的,有什麼不可行的?

不過是為了留那麼一點點的後路。蕭寧不曾將話說得太滿,以免引起無端猜測。

一眾人都用打量的目光落在蕭寧身上,似在無聲詢問,這又是什麼新政?

就算是,難道就要如實答了?

彆開玩笑了,蕭寧要是說出往後以科舉取士,隻怕瞬間就要炸了禍。

還是一步一步地來,不急於一時。

“既然殿下有意開科舉士,不如昭示天下,請天下有心出仕又有才之人前來參加。”顧義輕聲地補了一句,他是為了長遠考慮,讀書識字的人又不隻是無類書院而已,倒是可以考慮一視同仁地推行以試取士。

蕭寧裝作微微一愣,天地良心,她真沒有這個打算。

可顯然,就算她沒有,也有人就此事想到好處,總不好隻盯著眼前,更應該盯著未來,以後。

顧義的提議一出來,蕭寧詢問地掃過其他人,“諸位以為呢?”

孔鴻一直沒有作聲,這一回倒是開口了,“並無不可。”

站在孔鴻的立場,科舉以取士,也是考的真才識學,先前蕭寧已然推行,隻是都未成規模的,並沒有大肆張揚,以令天下皆從。

可是,從前的察舉製,亦或是以家世舉士,都對寒門並不友善,雖然也是因為寒門之中並無多少有真才識學,又有本事的人,但那並不是可以任由世族壟斷朝廷,以令寒門無出頭之機的理由。

時代在變,人也在變,斷不可能任由一家一族把持朝廷,令整個世道變得沒有希望。

改,蕭寧並沒有要全麵改,而是一步一步,不斷地試探,唯有合適的時機,蕭寧才會推行下一步,這很好!

“那就不是小事了。”以無類書院參加考試,成績優越者可任命為朝廷命官,這隻是蕭寧名下書院弄出來的事,有先例在,人不多,自然不會有人覺得有何不妥。

可是,一但昭告天下,讓天下有意出仕者都來參加,意義就不同了。

“須與陛下奉議。”孔鴻當然明白,立刻順蕭寧的話道來。

那就不多言了,去見蕭諶吧。

蕭諶正和程永宜說著話,聽說蕭寧領政事堂諸公前來,似有要事,那自不必再說,讓人進來。程永宜準備退去,蕭諶抬手道:“不必了。”

“陛下。”蕭寧為首,眾人一道都與蕭諶作一揖,蕭諶道:“這是有要事?”

明鑒口齒伶俐地將方才蕭寧所說之事,一五一十道來,蕭諶一眼掃過蕭寧道:“先前也有過這樣的事,但是,以令天下皆試,如今是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