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子證之(1 / 2)

荀悅被反駁,並不生氣,仍然神色溫和,他略傾身向荀柔的方向,“那麼,阿善更讚同葉公?”

“也不是。”荀柔收到鼓勵,坐直身道,“可以私下多賠給人家嗎?”

他知道葉公家鄉這樣處事方法,社會風氣不好。

所以,補償損失,庭外和解,行不?

荀悅失笑,點點頭,“嗯...如此,似亦不失為好辦法。”

荀彧亦露出一絲淺笑。

“大兄,我哪裡說錯了嗎?”

兄長不會給他來一句“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吧,這就有點迂腐了。

“可以告訴為兄,你是所思為何?”荀悅溫聲問道。

“恩義要講,兒子將父親告官,顯然無情無義,但公序公德,也要講,大家都隻以自己的家為家,隻顧自己,天下會出問題吧?”荀柔未與荀悅相交,不知道這位大兄性情如何,會不會覺得他說聖人壞話大逆不道,他悄悄牽住荀彧的袖子。

小哥哥微笑點頭鼓勵,於是荀柔繼續道,“父子相隱不過是小義,但偷盜就是偷盜,拿彆人成全自己,這豈能能算仁德?”

將自己、家族置於國家之前,難道不正是八王之亂,五胡亂華的根由?

“嗯...”小孩倔強又緊張的表情,讓荀悅正色,他原本隻當小堂弟年幼懵懂,才說出童言稚語,但一番聽來,卻頗有可以深思之處,顯然能聽懂他們先前議論。

如此,就不能隻當他做懵懂孩童敷衍。

他認真想了想,含笑點頭道,“阿善所說,正是君子之道。《禮記》中有言: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孟子亦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先聖教人以孝,是要讓人先學孝道,然後推己及人,仁愛天下。阿善能想到這些,將來定能成為兼濟天下的君子——”

荀悅含笑頷首,拱手長揖,“方才失禮於君子,悅當向阿弟賠罪。”

“彧亦受教。”荀彧也含笑抬手對荀柔拱拱手。

“...兄長們不必。”荀柔不好意思的牽起堂兄的袖擺擋住臉。

就這...他就君子了...堂兄們對他,是不是有什麼神奇濾鏡啊。

荀悅莞爾一笑,繼續道,“春秋之時,各國國法不同,魯國崇詩書教化,使民懂禮儀,知忠孝仁義之道,故鄉俗之中,父子相隱。葉公治楚國,以嚴刑律法,偷盜則墨字其麵,如若家人不揭舉,則一家連坐,故楚國之人則多子為父證,論語中此段,是孔子與葉公論治國之法。”

...你們討論的不是理想國哲學形而上,而是執政方針?所以,不是偷羊問題,是人治和法治對比?

告辭。

“阿善方才所言,是君子正道,”荀悅耐心徇徇教導,“不過,世有君子、有小人、有中人,君子隻需動之以情,小錯即能改過,小人無德,唯刑罰使之畏懼,此上下之分不移,其於的人,屬中人之資,介乎二者之間,為政者,若能引中人納君子之途,則世間安定,天下太平;若是昏君當世,政局隳壞,人心背離,中人墮入小人之道,則天下大亂,民不能安,這正是天下治亂之道。”

“魯國、楚國據說春秋之大國,魯國之政,楚國之政,若是阿善你,選擇哪一種呢?”

荀悅此時的表情,像極了在課堂上鼓勵學生作附加題的老師。

春秋五霸、戰國七雄,楚國都能占一席之地,從這個角度來說,魯國似乎比不上楚國,但就事論事,嚴法傷人情,寬縱則盜賊不儘...嗯...他一個小屁民,為什麼要考這麼難的問題?咱還是回來原題乾吧。

“...不如這樣,如果父親有罪,由兒子檢舉,但其子自願分其罪責,則其父之罪遞以減一等,獎勵做父親的教養好兒子,正直且孝順。其子則充役一次,既全父子之情,又全國法,如何?”

現代司法尚且有血緣回避程序,此時不比現代,小孩生下來吃的、穿的、用的甚至將來的教育、未來工作,全依靠父母,在漢代,未成年兒童還要交人頭稅,這筆錢,也是父母所出。

在這種情況下,明知道父親被告後罪刑很重,還能主動去告官,風氣至此,可以說全無人情,但如孔子所說,故意隱瞞,以國家論,危害當然也很大。

“若是,兒子不願檢舉呢?”荀悅笑著問道。

“嗯...如果父親有罪,父子相隱,被人揭發,父子具以偷盜罪論刑...其子之罪減刑一等。雖然孝道值得倡導,但偷盜之罪,仍然應受懲罰。”荀柔認真想了想道,“這樣可以嗎?”

“嗯,”荀悅點點頭,不回答可以還是不可,繼續問道,“若是其子不願為其分罪呢?”

“如果父親有罪,兒子檢舉,不願分其罪責,”荀柔漸漸說嗨,仿佛自己真成了程序員,出口成憲那種,“當父親的自然當以其罪論行,做兒子的亦違孝道,論罪一等...嗯...輸作城旦舂。”

這種兒子,生下來就是個叉燒,貢獻給國家算了。

輸作城旦舂...荀悅忍住笑,小堂弟大概是不知才在哪聽說過城旦舂,這就用上了,世上的法令哪有這樣的。

他眼睫一瞬,微笑看向荀彧,“彧弟以為如何?”

“第一等不如換成,其子可以身代之?”荀彧稍稍思考回答。

荀悅含笑點頭。

“那做這人的兒子,豈不是倒黴?”道德綁架啊。

荀柔膽子這會兒大起來,他是看出來,大兄的脾氣、涵養也很好,不會輕易生氣。

荀悅果然沒有生氣,隻是卻不知,該不該解釋清楚,或者荀柔是否能夠明白。

荀彧接聲解釋,“時人重名,子代父罪,乃是義節之舉,當為世範。”

哦,荀柔恍然。

舉孝廉——舉孝子、舉廉吏。

這年頭,要想當官,不是靠父母,就是靠名聲,那些一心要青雲直上的人,當然會願意受點苦來賺取名聲。

子代父罪,這不是孝子又是什麼?就算一時受罰,還可以錢贖罪,還有大赦天下,相比起來,這筆生意可以作。

...不得不說,荀彧小哥作的補充,從宏觀上,符合時下風氣,抓住主要矛盾,若是分數能實體化,小哥哥頭上大概會冒出+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