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都城雒陽(1 / 2)

陽亭的盜賊被一洗而空, 雪停過後,伍瓊讓兵卒前往陽城縣報告,此亭附近的鄉裡百姓, 由三老帶領備了禮物前來致謝。

麵對這群惶恐激動、麵黃肌瘦的百姓,荀柔到底沒有說出自己的猜測。

在生存威脅當前, 任何人可以要求自己, 卻不該苛求旁人,如果要怪, 不如怪將世道變至如此的天子、內宦、豪強和官僚士大夫這些人。

一路嚴寒難行,餐風飲雪,荀柔畢竟傷病初愈,毫不意外被嚴寒擊倒。

隨隊的禦醫吉平, 可算派上用場, 隻是途中少藥,又無法好好休息, 商量過後, 就決定與其道中前後踟躕,不如加快行程, 快些到洛陽。

自潁陰經陽翟,朔潁水過陽城,入軒轅關, 洛陽便近在眼前。

哦, 這座城市,在這個時候叫做雒陽。

音同字不同。

至於名字改來改去,說法不一,其中最權威的一種,便是五行之說。

最初, 在西周初年,此地為周朝雒邑,周公在此修建城池,鎮壓東麵叛亂,後來平王東遷,此地成為新都,名為“雒陽”。

其後,秦滅六國一統天下,始皇以周居火德,而秦代之,故為水德,將這座城改名“洛陽”。到了東漢,劉秀又以為漢尚火德,作為陪都的洛陽,名字太水,又把“洛陽”改為“雒陽”。

這個說法有多權威呢,這是魏文帝曹丕說的,他說著這個話,又又把“雒陽”該成“洛陽”了。

再之後,“洛陽”這個名字,就飄飄搖搖流傳至後世。

雒陽名字會被改來改去,自然因為它特殊的地理位置。

南麵洛水,過洛水、伊水,與嵩山魯山相對而望;北靠邙山,山雖不高,卻後枕黃河天塹,南麵西俱崤山、函穀之險,東麵則是伏牛山脈天然屏障。

保有險阻的同時,洛陽並不封閉,有洛水、伊水、穀水、瀍水、黃河,五水繞城,通達天下,實在得天獨厚,天下無雙。

荀氏叔侄抵達雒陽這一日,正好風靜雪晴,天地間一片銀裝素裹。

荀柔裹著厚實的氅衣,湊到車門前,仰望這座如同水晶世界的堅實城池,隻覺得白雪城池宛若浮在雲間,美則美矣,就是有點眼暈。

他們自宣平門入,守門的士卒雖然凍得臉色通紅,還是認認真真核對了符書放他們通行。

他們方至驛館,便有大將軍府長史王謙前來迎接。

這位容貌不顯,身形瘦小的長史,說話客氣,先向荀氏叔侄表示歡迎,又荀柔路上生病一事,已報宮中,入宮拜見之事暫緩。

大將軍十分關切,已讓他安排好住處,請荀氏二位安置,荀攸也是,不必著急前去報道,安置好再說。

今日事務繁忙,大將軍無法前來,十分慚愧,改日有暇會親自到訪再見故人。

說到此處,王謙忍不住再次打量荀柔,這顆早已聞名的荀氏寶璧明珠。

少年病中臉色蒼白,卻不減麗色,鬢發玄墨,長睫一瞬,眼眸光色瀲灩,攝人心魂。

他眉梢微動,不由想起宦官誣陷時,大將軍如何不顧眾人勸阻向天子進言,又如何再三表示要親自拜訪,不顧尊卑之彆,心中對荀柔之感,先減薄幾分,有漢以來,分桃斷袖之事,屢見於筆墨,卻都不是什麼好事。

“有勞長史。”荀柔行禮如儀。

荀氏十幾年的禮儀熏陶,使他姿儀端正,從容自然,他抬起頭來微微一笑,表示友好。

此時心中想的隻是,何遂高將軍真是大方的好朋友。

少年眉眼微彎,淺笑溫雅,宛如三月春風,溫煦得恰好,王謙望著眼前不夠端莊,甚至可以苛責稱為輕佻,卻又誠摯笑顏,卻不由自主緩和神情,怎麼也無法挑剔責備。

“還請荀郎君登車,隨我前往住處安置。”

“長史請。”

雖說“隨”之安置,但當然不需王謙親自指路,自有何家下仆趕車,至於伍瓊等也由王謙安排人陪他們去尚書台消任務,他們屬於正式領命令辦差,歸來當然需要到相關單位複命。

上車過後,按照慣例,不熟的人,彼此考較一下學問,然後就熟了,所以王謙一路詢問荀柔各種經書解意,順便發揮一下哲學思辨,在他標準答案下,拊掌感歎,“荀君果然不愧為神童,學識廣博,才思敏捷,謙也不及。”

“長史謬讚。”荀柔往氅衣裡縮了縮,懷疑王謙正讓馬車環遊雒陽。

其實,潁川彆的不說,幾家士族曆史悠久又很重學問,手中絕版書簡,連皇帝都未必有,當然就學識廣博咯。不過,他更清楚,就這量,放到現代,根本不能打,也沒什麼好驕傲的。

“荀君可知天子為何招你入京?”王謙忽然正色問道。

“還請長史賜教。”終於要說正題了?

“賜教言不上,我有一言,荀君權作路途消遣。”王謙侃侃,“天子見太平道之亂,思賢人而除天下黨人禁錮,這一年之中,天下被禁錮之士大夫,多被啟用征辟,施為地方,這才有短短時日太平道之亂,就得以平定,這都要仰賴天子的聖明聰穎。”

...行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