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人心可取(2 / 2)

太學是鄭祭酒的主場,他就是來旁觀,這邊既然諸事順利,他還得趕回宮。

何進死磕宦官,兩邊暗潮洶湧,但這麼大一個朝廷,治下十三州地,每天千頭萬緒的繁雜瑣事,不能放著,等兩邊決一勝負之後再作處理。

今年賦稅不收,但國庫要清點,俸祿要分發,治安要維護,百姓要安撫,官員要安排,還有在長安駐守部隊,大赦天下的章程,今年雨水還好,但各地、尤其是冀州黃河沿岸水渠要安排巡查,各地官員恭賀新帝的奏章以及賀禮,近來也陸續入京...

想起尚書台內堆積如山的資料以及文書,他就感到前兩日大將軍宴會上飲酒吹風,而一直隱隱作痛的太陽穴,有一根神經在跳鬥牛舞。

但有人並不準備輕易讓他走。

“聽聞,讓陛下袞服之下,白衣守孝,三年不立皇後,不作私樂,乃是太傅之意?”

荀柔頓步回身,看向安坐在席的議郎孔融,“天子願守三年喪期,以為天下表率,又不欲以私意耽誤正事,孔君以為不應當?”

戴孝上班之議,在上一次朝議時,被劉辯當眾背誦,造成極大轟動。

作為理論根據,那篇極有說服力的論文,槍手不是他,是大兄荀悅。

荀彧替他寫信回家谘詢後,仲豫大兄就寄來這篇文章,有理有據,旁征博引,全是正言嘉論。

劉辯背誦過後,朝堂公卿震憾,張口結舌說不出話,荀柔當機立斷宣布進入下一議題,直接將之作成全場默認。

等眾人回過神來,不免為“天子”表率帶來的好處所攝,再加上文章完美無缺,找不到攻擊點,也就猶猶豫豫,半推半就,真當做默認了。

畢竟,公卿百官也不想三年孝期耽誤工作嘛。

今日被問起,還是第一次。

他稍稍提起興趣。

“並非如此,天子仁孝兩全自然令人佩服,”斑白長眉抖擻一下,孔融拱手道,“隻是此舉古來未有,非先王之道啊。”

...哦。

輕捉著衣袖的手,又放開了。

跌停。

“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每天要有新進步。

這話正是孔融他十八加二輩老祖宗孔夫子說的。

“學既如此,人亦如此。”他抬起手指,在銅製冰盤上輕輕一敲,銅盤被冰凍得緊實,一敲有如金玉脆響,“此物,”接著他目光落在孔融手中折扇上,“此物,先王之時亦未有也。”

滿屋笑聲輕快,充滿愉快的空氣,就連提問的孔融也笑起來。

“含光果然捷才。”蔡邕讚歎並發出邀請,“改日請來家中,共論經義。”

上班,上班。

“如此,柔先告辭。”荀柔微微一笑,再次拱手道彆。

從闕樓下來,太學門前依然在熱鍋沸騰。

囑咐車駕從太學旁門離開,勿要驚擾,荀柔坐進車內,疲憊的揉了揉額角。

當初他還曾在堂兄麵前說,釜底抽薪,破而後立,如今卻成了為這破船奔波的修補匠了。

車駕入宮門,直行至尚書台下。

比起正殿,尚書台階梯隻有九級,荀柔登台入殿,殿中諸人已得消息,各出其室在門前等候,彼此行禮。

尚書台,原為少府下屬之一,為首尚書令,下設六曹尚書,常侍曹負責中央的公卿,左、右二千石曹,共負責各地方郡國長官,南、北客曹負責外交,民曹負責所有上書奏章。其下設侍郎,處理各曹瑣事。

所以...這不就把天下內外管完了嘛。

“太傅。”玄衣青年拱手相請,神態恭敬。

“阿...”荀柔到嘴邊的稱呼,在青年不溫不慍的目光下,委屈改口,“荀侍郎。”

“方才聽聞,大將軍請入拜見太後了。”一個尚書說著,期待的向他望來,顯然想探聽點內幕。

“...啊。”荀柔愣了一愣,在堂兄警示的目光之下,拱了拱手,“多謝告知。”

“此乃禁中之事,誰人可得而知之?”尚書盧植耿直道。

“這——”尚書頓露羞惱。

“好了,好了,”尚書令出來打圓場,“楊尚書年少戲言,盧尚書年長包涵,還歸各室,還歸各室。”

尚書台自有分工,需要荀柔上手處置的事不多,但需要看的資料文書卻很龐雜。

他當侍中之時,隻需要陪靈帝劉宏插科打諢,再給劉辯講幾篇文章,國家政務全未接觸。

如今,落到他手上的文書,每一份卻都是關乎天下民生的大事,決斷隻簡短數語,卻必須對相關領域有深入了解,否則稍有不慎,便會造成看得見的損失。

在荀柔圍觀太學招生,翻越資料、批改文書直到天黑,度過充實一天,何進也經曆了心情跌宕起伏的一日。

“太後聽信何苗與舞陽君,竟斥責於我,說我專殺左右,還說我殺宦官,是擅權以弱社稷!”入宮之時何進有多自信,出宮之時便有多憤懣委屈。

回到大將軍府,他望著召集的眾士,壓製十餘年,好不容易掌握大權,竟又處處掣肘的憤怒鬱悶,在這一刻爆發,“殺蹇碩,誅董氏,哪一件不是我出力?我之所為,難道不都是為了天子,為了社稷安定?非我,豈有她之今日!”

袁紹與其親近之士人各對視一眼,知道火候已足,於是拱手向何進道,“大將軍,紹有一計,可解將軍之難。

“大將軍何不用靈帝之時舊例,招四方之將入京?”

【舊儀,父母喪,即去官歸家,閉門守孝三年不聞世事,柔以為謬,諫於懿帝,帝方繼位,深納之,則外著袞服,內服斬衰,不私樂樂,如是三年,舊俗既改。】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