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喪屍爸爸浪裡個浪21(1 / 2)

我們說,所有生物和自然環境的有機結合,形成了自然界。而這種不停拆分的方法解釋不了各個部分之間的有機結合。人們終於承認,我們對於複雜事物的認知還有很嚴重的欠缺,需要其他理論來加以解釋。而這個理論,就是關於複雜網絡的理論。因為複雜網絡的提出,人們終於擺脫了原有理論的束縛,開始了對複雜事物的真正探索。

為什麼我們要重溫《鏈接》這部作品呢?因為它是複雜網絡研究的一個起點,不僅扭轉了人們過去對複雜事物的研究方向,而且對後來的影響還特彆深遠。我們站在今天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審視它,會發現如今很多大家習以為常的觀點是那時剛剛建立起來的,對於當時的人具有很強的顛覆性,很多理論在此後一再得到驗證,直到今天對我們還有很大的啟發。可以說,這本書奠定了人們對複雜網絡的認識基礎,而網絡科學這些年的發展,都和《鏈接》這本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重溫《鏈接》,就是帶你一起回顧網絡的發展:它是怎麼形成的,它長什麼樣子,它又是怎麼進化的。這本書會教你用網絡的視角去看待自然界、人類社會乃至整個世界。

在《鏈接》這本書裡,作者揭示了複雜網絡的起源——從隨機網絡到無尺度網絡。複雜性蘊含於萬物之間的鏈接,我們看到在網絡中,表麵的無序和深層的有序共存。網絡普遍具有先發優勢、適者生存、健壯和脆弱並存的特點,樞紐節點和層級結構在各種網絡中廣泛地存在。這些複雜網絡的規律,正是我們今天高效利用大數據,進而發展人工智能的一把鑰匙。

這本書的作者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你可能並沒有聽說過,但是在當今的科學界,他可以說是一位巨星。科學界裡有一個衡量科學家牛不牛的指數,叫h指數。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如果你有50篇論文,每一篇都被彆人引用過至少50次,那你的h指數就是50;類似的,如果你有70篇都被人引用過至少70次,h指數就是70。被引用的篇數和次數同步增多,說明這個人論文的影響力越大,他在學術圈的地位就越高。

h指數能比較準確地反映一個科學家的學術成就。我們說幾個數字大家就明白了:美國大學裡的物理學家想要成為副教授,h指數要達到10到12,正教授要達到18左右。最近20年得過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他們h指數的平均值是41。我們中國人都很熟悉的霍金,他的h指數是62。而《鏈接》這本書的作者巴拉巴西,他的h指數是多少呢?達到了驚人的97。他的論文被引用過的總次數,更是有10萬次之多。可以說是一位大神級的人物。

《黑天鵝》的作者,納西姆?塔勒布是這麼評價他的:“世界上隻有少數幾個人,能夠一眼洞見經驗現實背後的深刻意義,巴拉巴西就是其中之一。”也正因為他在複雜網絡研究方麵的卓越貢獻,他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呼聲最高的一位候選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